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中疾控:冠病溯源“发现地”不等于“起源地” 中国疾控中心星期五(4 | 安危新闻🅥

中疾控:冠病溯源“发现地”不等于“起源地”

中国疾控中心星期五(4月7日)更新信息显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3月30日刊登的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武桂珍、刘军等人“让新冠病毒溯源回归科学”的主题文章指出,最早报告的暴发地,不能等同于全球大流行的起源,即“发现地点”不等于“起源地”,所有研究和相关结论都应以科学为基础。

文章提出,近几十年来,新出现的人类感染病毒,对公共卫生产生巨大威胁,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经历了3年多的冠病病毒大流行之后,尽管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正在做出巨大努力,冠病病毒的起源至今仍没有定论。

文章认为,要确定一种新出现的人类感染病原体的确切起源,需要严格的逻辑关系、充分的因果关系和坚实的证据链。

从宏观角度来看,对于2019年新冠肺炎的全球起源,人畜共患病仍是最有可能的来源。然而,根据目前全球的证据,冠病病毒的天然宿主和中间宿主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从狭义角度来看,对于特定地理范围(如国家、城市、学校或市场)或特定人群的起源,有多种可能性。例如,一个地理区域的最初病例,是由携带病原体人或是携带病原体的动物进入该区域引发的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发现了某一地区内的来源(最早报告的暴发地),也不能等同于全球大流行的起源,即“发现地”不等于“起源地”。

文章指出,关于冠病的溯源问题,所有研究和相关结论都应以科学为基础。中国科学家始终保持开放、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和实践,与世界各国科学家共同开展溯源工作,贡献了大量科学参考,《世卫组织-中国联合报告》就是其中之一。

在2019年12月下旬冠病暴发的早期阶段,发现一些病例与中国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科学家在实地开展调查和监测工作后,对数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向世卫组织专家报告了结果并进行了全面讨论。

|频道索引|电报助手|跨境支付|速联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