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600雙搬石頭的手,鋪就最美古道!他們,8年重現台版朝聖路】 這 | 商業周刊

【600雙搬石頭的手,鋪就最美古道!他們,8年重現台版朝聖路】

這是一個台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動員最多人找路、修路、玩路的故事。

這條國家級綠道,是一條歷史逾兩百年的古道,代表的是清朝時期從淡水廳到噶瑪蘭廳的龐大路網,橫跨新北市、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四縣市,北、中、南三路線總長合計近兩百公里,曾是兩百多年前連結北部民間經濟活動的重要路網。

隨著鐵路開通、車路開通,逐漸消失的百年古道,大半被荒煙蔓草淹沒,有些則被拓寬成產業道路,龐大的路網支離破碎,種種難關,讓淡蘭古道一度只存在於古書中。

全台都有古道,但在淡蘭,有兩百多年的台灣歷史,還看得到、摸得到。

在暖暖車站旁的安德宮,廟內就供奉著歷史記載第一位淡蘭古道的開路先鋒──白蘭公牌位;而位於貢寮的草嶺古道,原來藏著板橋林家十八世紀的致富秘密,當時林家人出資開路,一邊從坪林收茶葉,出口到全世界,一邊從宜蘭收便宜稻米,然後賣給台北人,不只因為修橋鋪路,讓這條路贏得「善道」的好名聲,還累積起驚人的財富。

古道的修復,背後是官民合作、串聯數十個不同群力能量,才完成的一個不可能任務⋯

精彩影音:http://businessweekly01.piee.pw/3mhr7p

長按訊息或點右下按鈕,馬上分享!
點我加入追蹤商業周刊Telegram頻道► https://pse.is/38ne3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