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告水的文娱生活

电报频道的标志 culturenlife — 告水的文娱生活
电报频道的标志 culturenlife — 告水的文娱生活
通道地址: @culturenlife
类别: 视频和电影 , 没有类别
语言: 中国
用户: 2.09K
频道的描述

讨论群:https://t.me/culturenlifetalk

Ratings & Reviews

3.00

2 reviews

Reviews can be left only by registered users. All reviews are moderated by admins.

5 stars

1

4 stars

0

3 stars

0

2 stars

0

1 stars

1


最新信息 12

2022-02-01 17:01:23
#简单生活

当我谈搬家时,我会搬掉什么?


契机

节后房子到期,终于要搬家了!

我提前一个月开始做好打算,行李提前半个月打包,就等房租到期了。从现在的两室一厅电梯公寓搬去一室一厅的老小区。

除了租金更低,更想要借此优化生活方式,想清楚可以去掉哪些不需要的东西。
现在的住处我有提过,各方面都非常不错,因为和房东投缘,给的租金是市价一半不到。但有太多东西我用不上,也不好让人拿走。趁着搬家,梳理一下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东西。

多余

虽然个人物品已经没多少了,但我又整理出一些很久很久没用过的物件。

有两袋衣服用不上了可以拿去捐赠、各种包装说明书、配件、备用手机、用不上的教材等。
这半年虽然自己没有买新衣服,前几天我妈悄悄买了三件……

显示器在买的时候就想好搬家时卖掉。

搬家

关于搬家,有哪些大众认知中家里必须品我可以不要呢?(即便是独居)

床架、被子。有防潮垫和床垫,有睡袋就够了,不在意舒适度的话床垫也可以不要。

热水器。健身房里随时可以洗热水澡,洗脸、喝水只需要一个烧水壶。

电视、茶几、沙发。现在住的公寓就没有,不影响我去年看那么多影视剧。

衣柜、鞋架。衣服少,挂阳台随取随用,或者挂木棒上。

宽带。还没想好要不要办,但我看到有个10MB带宽的方案,37元一年,按照我近一年的上网习惯,够用。

窗帘。

洗衣机。此项存疑,如果附近有自助洗衣房当然不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

各种碗碟厨具。别以为我会点外卖,春节假期后尝试生酮饮食并戒糖,调整饮食习惯。
关于戒外卖,以后可以专门写一篇文。

担心被误解,还是要强调一下,做这些不是要过苦日子、降低生活质量。而是通过祛魅寻找自我的核心。老实说,我觉得这样子会更快乐。

去年读《瓦尔登湖》不知道是翻译还是原文本就如此,让我感觉梭罗不说人话。但近来越来越发觉这些文字的价值所在。
197 views告水, 14:01
打开/如何
2022-01-31 16:01:30 新年快乐
347 views告水, 13:01
打开/如何
2022-01-27 13:07:25
哈哈。确实是这样
211 views告水, 10:07
打开/如何
2022-01-27 13:07:25 小部分不赞同,还是有优质内容的。
251 views告水, 10:07
打开/如何
2022-01-25 10:01:03
脱离腾讯

腾讯视频修改《搏击俱乐部》结局

原版《搏击俱乐部》时长 2 小时 19 分钟,腾讯版本为 2 小时 7 分钟,除了有 12 分钟内容删减外,腾讯给了原版加入了一个非常和谐的结局。

腾讯不值得信任,这个我们都知道。问题是能做些什么

一提到这个话题,马上就有人嚷嚷:现在谁不用微信?除了微信很多学生也要用QQ接收通知。

首先点开置顶的“脱离微信”标签查看如何做到尽量少用微信。
方法是表层,思维是里层。你可以把它应用在其他地方。

我手机上的腾讯产品只有微信和微信读书,上周平均每天使用微信23分钟。
前四天我完全卸载了微信,发现确实有难度,所以第五天重新装上。

这不是完全不用,只是少用吧?你可能会有这个疑问。

脱离不是逃离,是把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在剥离微信冗杂的功能后,它只剩下联系的作用,而当我的朋友一次次发现他们用微信联系我得不到及时的回复时,要么无所谓,要么是急事会改为打电话。

一来,这祛除了“收到信息就要马上回复”的表象,一种虚假的义务;二来,这彻底降低了微信的存在感。

那么,慢慢的,那种完全不用微信也可以好好交流的生活方式就会构建起来。关于这点,我会在适当的时候分享出来。

在写这篇推送的几分钟前,就有一个朋友遇到电脑问题发微信问我怎么解决。我完全不知道收到了信息,所以他给我打了电话。没了微信,有影响吗?

从一个打着“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聊天工具中脱离出来,那些信息流刺激的情绪、朋友圈带来的焦虑都不复存在。

如果微信都能摆脱,还有什么生态圈不能摆脱?王者荣耀还是QQ飞车?
所以我把这篇短文取名「脱离腾讯」。

#数字极简
211 views告水, edited  07:01
打开/如何
2022-01-22 09:20:02
业余无线电验证考试已通过

#自我再教育
259 views告水, 06:20
打开/如何
2022-01-21 10:01:13
#Movies #TV

Newlearnerの自留地「流媒体周报」#50

一周简报

豆瓣关闭豆瓣电影,豆瓣读书“标签”功能
Netflix 提高美、加订阅月费,美国高级订阅提价为 19.99 美元。
TikTok、Instagram 正在测试订阅服务,用户可为创作者提供的额外内容付费
《红色通缉令》确定制作第二、第三部
YouTube 将大幅缩减原创内容
腾讯 QQ 音乐开始测试看广告免费听歌模式,部分受邀用户看一次可免费听 30 分钟
B 站全资入股有妖气漫画平台
Netflix 2021 年第四季度新增 830 万订户,低于预期

近期新剧

《开端》 / 腾讯视频 / 1 月 11 日
《如我们所见》 / Amazon / 1 月 21 日
《黑钱胜地》第四季上半季 / Netflix / 1 月 21 日
《亿万》第六季 / Showtime / 1 月 24 日
《镀金时代》 / HBO / 1 月 25 日
《夜班警察》 / BBC / 1 月 25 日
《雪国列车》第三季 / Netflix / 1 月 25 日

精彩预告

《长津湖之水门桥》
《解禁男女》
《茶杯头》
《尼罗河上的惨案》
《偶像梦幻祭 Road to Show!!》
《月光骑士》
《指环王》
《莎木》
《新围棋少年》

完整全文

个人频道欢迎订阅:告水的文娱生活

频道:@NewlearnerChannel
222 views告水, 07:01
打开/如何
2022-01-16 18:00:52
数字极简 & 脱离微信第三步(下)

数字极简的另一面跟数字世界无关。

无法祛魅的另一个原因是:不滑手机了,就不知道空出来的时间做什么。

这里我建议每个认为自己手机成瘾的人士读一遍这本书,书中给出了可以实践的方法:
学会独处、重拾休闲。

不受影响地沉思;
完全独立地处理情绪;
在现实世界中重建更深入的人际关系;
运用百万年来进化出的大脑处理细腻的表情和语气而非屏幕上的表情包和文字。

因此去年末我报了成人钢琴课,希望更了解音乐的世界,而不是停留在聆听的层次。
今年也是我提高自己的一年,语言学习和文学阅读都是重点。
我喜欢玩电子游戏,但也习惯玩纯单机游戏。NS买来大半年没联过网,因为我了解联机要素多的游戏其种种设计和上文所说的网络平台一样,以尽可能占用玩家时间为首任。

书里有一点我也要尽快找到突破点:
去参加社团,在线下与人交流。
怎么找呢?用手机啊。

数字极简并非一概拒绝网络上的科技产品,而是有目的地使用,给自己创造更有意义的生活。

#数字极简

频道:告水的文娱生活
406 views告水, 15:00
打开/如何
2022-01-16 18:00:52
数字极简 & 脱离微信第三步(中)

这部分内容有很多来自《数位深度大扫除》,向作者致以谢意。

数字极简不是不使用新科技,而是有意识地让它们为自己有意义的生活服务。

不管是《监视资本主义》还是这本书,都反反复复不断强调现在大量科技产品在设计之初就以尽可能占用使用者时间为首要任务,并借此攫取大量使用数据、打包卖给广告商牟利。即注意力经济

所以我更加谨慎地使用科技产品,使其发挥最大用途并规避让人上瘾的“暗桩”。以下为我养成的一些上网习惯:

默认关闭所有软件的通知
删除手机所有社交软件,如微博、Twitter、reddit、豆瓣、即刻等,不使用或仅在电脑上浏览,我连 telegram都从手机上删掉了。
删除手机所有新闻资讯软件,包括RSS。仅在电脑上浏览。
有用但功能冗余的怎么办?只使用必要功能,如微信读书我不看社交和推荐、我的 Kindle 从拿到手就没联网。
不使用社交平台的“点赞”“评论”功能,仅浏览。
能不注册账号就不注册,如知乎。

可是,虽然有这些习惯,但互联网科技产品强大的吸引力也经常导致反弹。所以我偶尔还是会下载知乎、微博下来浏览,不知不觉花费大量时间。

读完这本书后,获益甚多。例如,书中说:
智能手机时代,每个人仿佛都有收到信息就该尽快回复的义务
各个社交平台都在把自己伪装成不能没有的基础设施,强迫用户使用。

所有微信都要及时回复吗?不是。
我从今天起,在微信个人签名写上“不会及时回复,急事打电话”
我不会一收到消息就立刻查看、回复,而是定时批量处理。因此手机默认打开勿扰模式。

同时,我有一支智能手表,今后出门会尽可能不带手机只戴手表,接打电话和短信都没有问题。没我电话?看来也不会是什么重要的人。
昨天开始践行,出门散步两个多小时,刻意不带手机。什么都没发生。
今天出门也一样如此。

这里推荐一个促使我转移到 Android 的工具:通知滤盒。更加细化的通知管理帮助我过滤更多无用信息。

我想重点表达的是:
智能手机和应用程序想方设法给人们制造出离不开它们的虚幻感觉,是当下很多人无法摆脱它们的深层原因。“祛魅”,祛除这层似有若无的迷雾,是摆脱“被迫”长时间使用它们的关键。我不是因为不了解和无知自大而不去使用,是因为了解得更深刻才学会拒绝。

#数字极简

频道:告水的文娱生活
556 views告水, 15:00
打开/如何
2022-01-16 18:00:51
数字极简 & 脱离微信第三步(上)

从去年 11 月 8 日分享的脱离微信做法到现在也有两个多月了,在不断的思考中我的主力手机也从 iPhone 切换到一台 Pixel(无Google服务)。今天,读完《数位深度大扫除》,是该总结一下这段时间的感受。

看完以下这些文字想必你会认为我走极端,容我后面阐述。

脱离微信第三步

脱离微信前两步大致如下:

删除一半以上无效好友
关闭发现页除朋友圈外各功能
关闭微信支付并解绑银行卡
清空微信收藏
清空朋友圈
卸载其他平台客户端,只在手机上使用
清空小程序
取关全部公众号
解绑各种服务(健康码、银行等)

今天开始的第三步:
彻底关闭朋友圈并删除仅有几条记录脱离进度的信息
进一步删掉无效好友20多名

因此,这两个多月微信基本已经从视线中淡出,没有造成任何不方便。

在践行数字极简之后,切换平台对我已没有难度,所谓这个那个生态圈、全家桶之类的词汇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会被提供服务者绑架,是数字极简的成果之一。

#数字极简 #脱离微信

频道:告水的文娱生活
421 views告水, 15:00
打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