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無定向學堂:法庭旁聽dos and don'ts 做筆記多雙眼監察 //自法院 | 作戰研究院

無定向學堂:法庭旁聽dos and don'ts 做筆記多雙眼監察

//自法院在2019年開始審理反修例運動起,法庭文字直播台、旁聽「反送中」故事、街坊旁聽師等平台及專頁陸續出現。「香港裁判法院示威案件判例匯編」網站成員曾為記者及旁聽者舉辦兩次旁聽工作坊,邀請大狀、旁聽者現身說法。

香港有群旁聽者,記錄抗爭案件的聆訊,成員Ada說:「有負責案件的大狀也好欣賞、好敬佩這班沒受專業法律訓練的旁聽者,竟可一字不漏、撮要重要內容」。律師有時見到旁聽者「手抄狂書」,上完庭已在網上見到摘要,甚至有同事會以此為參考資料或補足筆記之用。

座位和派籌安排:中途離開可讓籌

有銀髮族會主動讓籌給年輕人,讓他們記錄聆訊。她指目前籌號數量可接受,但候補做法並不靈活,有時一個庭有多個被告,庭外或延伸庭的人都在等候正庭座位,「有些人中途聽完就把籌號帶走,沒人主動給外面等候的人或交給保安、讓出座位。那些人就在傻等」。

避免負面情緒:死因庭更沉重

Annie和Ivan指庭上播片時最牽動情緒,有人會有創傷後壓力症症狀,要迴避離場。「或者求情時,有時都聽得好投入。最常見是家屬哭,旁邊的人會一起哭。或者裁決成立、判刑,大家會激動起哄。判刑太重,現場會嘩然。」Ivan說。Annie看見催淚彈或被捕場面,會釋放情緒哭出來,但之後開始盤問證人,她便收拾心情,專注聽審:「keep住情緒高高低低。當事人會辛苦過我哋,唔可以將情緒放得太大。離開法庭要擺低。」

至於其他案件,4名受訪者均認為被告最擔心「大家會唔會唔記得我,無人嚟聽我單case」。故不少旁聽者旨在默默表示支持,Ivan說:「大家在心中,朝早九點半粉嶺都嚟聽,都知咩料啦。」也有公眾將食物、禮物交給保釋中的被告。「在犯人欄的被告有時會望向公眾席,他看過來是否想找人?我們都有點壓力。想讓他知道有人陪着,我會偷偷揮手。」Annie說。

常見旁聽問題:什麼最應記錄?

旁聽者着眼點不一,有人巨細無遺抄寫、特別留意不公平的內容或着重警員作供。「他們喜歡聽什麼也可以,或視乎平台需要,有的要好仔細,甚至需要謄本。」他們建議想記錄的旁聽者可按照自己需要或側重點擬定範本,旁聽時立刻填寫,更有效率。記者和公眾的用字略有不同,記錄控罪時可參照正式條文,確保用字準確。

關注審判是否公正

其中一個工作坊參加者問道:「如何繼續相信法庭有公平審訊、以法達義?」Jenny覺得,旁聽除了給予支持,「也有小小普及法律、法治的感覺,更多人知道法庭運作、法律知識,關注法庭是否公正」。Ivan則說大家對現狀感到無力,於是做極低成本的事,「都有實際效果,好過被告見到場面冷清」。旁聽令他們有股推動力,藉此繼續前行,照顧自己。Annie雖然不覺旁聽熱度減退,但擔心旁聽變成排外的小圈子,「旁聽、送車好似同一班人」,故希望更多人加入旁聽行列。

法庭用語知多啲

旁聽者有BB班,也有資深班,有時庭上術語教銀髮族滿腦問號,即使翻查條例仍艱澀難明。

9P

即保釋申請(裁判法院及高等法院)與報道保釋程序的法律限制,不少旁聽者不解或擔心觸犯此條例。工作坊列出歷來觸碰第9P條的事件,並引用法改委理據,說明某些考慮,例如影響陪審員、侵害被告受公平審判的機會、保釋聆訊並非審訊、被告傾向保留私隱等。

65B、65C

65B指「藉書面陳述提出證明」,像醫療報告、專家證供甚至警員口供,如沒有大爭議、辯方沒有提問,可用書面陳述方式呈上,由控方讀出,證人毋須出庭作供,省卻聆訊時間。65C即「藉正式承認提出證明」,開審前控辯雙方會收到問卷,承認某些事實,若雙方同意可當成案件背景。

案中案

指釐清證據或用字,決定某項證供或證據可否呈堂,例如被告是否在警察威迫下錄取供認陳述。因一般在開庭後才知有否案中案,旁聽者有時會混淆,為何庭上像在審問警察,而警方和被告都在作供。在法官裁定供認陳述是否可予接納後,真正的審訊才可展開。像2016年的「七警案」,開審後花了17天審理案中案。//
明報

請訂閱作戰研究院 Telegram Channel ➼ @FightResearch
戰術研究 | 抗爭資訊 | 時局分析 | 評論 | 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