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台风天 1. 昨晚豆瓣被禁言了60天,早上点到了进了网页版查看自己 |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台风天

1.

昨晚豆瓣被禁言了60天,早上点到了进了网页版查看自己的主页。

网站版拉到最下面是一个留言板,上面停滞着唯一一条留言,日期是2018年2月。

漫无目的地顺手点进主页,看到留言的主人刚标记了《花束》。还是2022年2月2日的首映,都不用上班的么,我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但看到短评的那一瞬间,文字像蜜蜂一样钻出屏幕、蛰向眼睛,酸到流眼泪。


2.

去年夏天,上海经历了一场13级超强台风。

来自热带海洋的水汽,随着气压变化和星球转动,在北半球的空中卷起了空气漩涡。海水越来越热,气旋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台风。

传说上海有结界。风会巧妙避开超大型城市,移入东海,偏向西北,最后扑上浙北的小城。

而那次的“烟花”被称为这座大型城市十年来最大的台风。大雨将至,气压闷热,人们像虾米潜入了海底,或恐慌、或期待。蓝色预警布满屏幕,气象台模拟着台风路径,居委会的广播嘶嘶哑哑,依稀的路人步履匆匆,风卷袭着雨,雨裹挟着残枝半叶,整个城市都被淹没了。

“在上海台风夜过去的夜晚,祝大家勇敢有所爱。”

我在屏幕里敲完了最后一句话,收拾心情准备出门吃饭。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会是一篇好文章,因为我花了三天的时间,把读过的书、读过的电影、爱过的人融进这个文本里去。

我知道人们太喜欢从影视文本的蛛丝马迹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把自己的经历,嵌入到别人的故事里,观众如此,读者也是如此。


3.

女友若冰在看完影评之后,转发说「放下,给我放下!」
我嗤笑了一下,轻描淡写地说,写作素材罢了。

的确如此。写影评的时候我的确哭过,也难过过。与其说是在感伤,不如说我深知写作技巧,所以巧妙地“让”自己进入了这么一个状态。等到任务完成,就迅速抽离开,像是给情绪安置了一个水龙头。随用随取,不用关掉。

影评发出来之后,的确也一直排在豆瓣影评最前面。我面无表情地拉着人们挥挥洒洒写的动情评论,对这些 love story 感到厌倦,唯一开心的就是新尝试写作方式得到了认可。

我更从没想过把影评当作一个对话。

分手之后,再没有过任何的连接。没有共同的好友维系,也在彼此的社交媒体上销声匿迹。不视奸,不联系,姿态足够得体,毫不拖泥带水。似乎足够的决绝才能维持心底幽微的矜傲。

直到瞥见广播里说:「看了影评更难过,这是我自己的一段故事」。

春雷轰轰,山雨欲来。故事,这个词用得很重,像是人生画幅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词用得很轻,像是糖果包了一层薄薄的外衣。影评写了时隔半年,分开后时隔一年,我第一次感觉和一个过去的、在我心里已经死掉的人,产生了对话。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感觉,只知道眼睛好酸痛。像是谁都忘了从前做了一场手术。然后有一天,猝不及防地看到了缝在肉骨里的线头,倏忽拔出,越来越长,剧烈撕扯,越来越痛。


4.

一位女友最近在和一个男孩认真 date,从冬天到春暖花开。

她在疫情期间谈了轰轰烈烈的恋爱,那场恋爱像是一场地震,日后的她也处于动荡破碎的余震中。

昨晚她说,和他交谈的时候会忍不住想起前男友,觉得「如果当时和xx沟通的时候也这样就好了」。

日语里有个词叫「残念」。我想到了一场漫天海啸的席卷之下,地表上散落着建筑和生物的残骸;人的心也是如此,谈了一段蚀骨铭心的恋爱,总是会残余或多或少的念想。

只好说如果当年你懂这么多道理,可能也不会喜欢上他了吧。


5.

我说你们进展到这儿,你有恋爱的感觉吗。她说等搬家了再说,以前那个地方有太多的回忆。

好像我也是如此,或者说人真的是环境动物。长宁是一个很有生活烟火气的地方,路上总是能看到老爷爷左手牵着老伴儿的手,右手拎着刚从菜场买的菜;天平路在旧法租界,住在漂亮的花园洋房里,周围除了鸟叫一片宁静。

每次新换一个环境,身上的毛孔就像蒸气的发酵馒头一样慢慢打开,感官会忽然变得很敏锐。搬离长宁家的最后一晚,梦到了他;搬到了天平路的第一晚,也梦到了他。

早上醒来,翻过身去,趴着,弓腰,双手抱腿,像婴儿一样蜷缩成一团。离开梦境的瞬间,与即将到来的现实一天的重叠时刻,变成了一个奇妙的瞬间。日语里有个词叫たそがれ— 在晦暗不明、阴阳交替、轮廓模糊的黄昏时分。你能看到很多白昼看不到的、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人和事,又称“逢魔时刻”。

一定是遇到了魔鬼,才会在梦里遇到了以前喜欢过的人。过去与过去在湿冷的空气中重叠,笑与泪在窗外的鸟叫声中交织,我只能把头埋进床里,像是鸵鸟深陷在一片柔滚烫而柔软的沙漠中。

但是啊,「故事」再怎么被浓墨重彩地书写过,如今也只是记忆的零落。「念想」是一种很轻、很薄、不成气候的东西。即使过去再蚀骨灼心,这样的魔鬼也只是偶尔遇见。像是夏天灌进房间的风,秋天躲在站台下的雨。一下子就没了,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