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預料一道低壓槽會在廣東中部至南海北部建立,未來數日該區天氣轉趨 | MET WARN 天氣預警

預料一道低壓槽會在廣東中部至南海北部建立,未來數日該區天氣轉趨不穩定。

常言暴雨預測變數大,讀者甚至可能覺得預測「講咗等於冇講」。到底暴雨預測有甚麼變數?本文會以未來數日的天氣預測為例,稍作分析。

【變數一:兩股氣流的匯聚點】

將低空氣流抬升至高空是暴雨形成的重要條件,而兩股氣流輻合匯聚便是其中一種常見的抬升機制。因此,兩股氣流的相對強度往往是判斷暴雨發生位置的關鍵之一。

經驗顯示,即使是最頂尖的超級電腦,預測兩股氣流的匯聚點時,仍可出現百多公里的誤差。對香港這個彈丸之地來說,這百多公里的誤差已經是天壤之別。

以今次美國模式的預測為例,其預測偏東氣流較強,與偏南氣流會在南海北部匯聚。這種情況下,本港處於輻合帶的後方,天氣受偏東氣流主導,雨勢會較弱,甚至可能出現「冇雨」的情況。

【變數二:低空急流與地形影響】

雨季期間,華南大氣低空不時會出現低壓渦旋(低渦)。這些低渦有助低空氣流進一步抬升和輻合,是暴雨的另一推手。

根據MET WARN觀察,全球模式傾向預測最強降雨集中在低渦中心附近。以今次歐洲模式的預測為例,其預測低渦會掠過珠江口一帶,亦相應預測該區雨量最高。

然而,根據華南氣象專家的多年研究,即使低渦在廣東中部至北部掠過,其引入的低空急流遇上華南沿岸的山脈時,亦會促進低層輻合,並誘發雨區在近岸發展。

簡單而言,強降水不一定只在低渦中心附近出現。然而,此類「鋒前暖區降雨」受地形影響較大,甚至存在日際變化,因此電腦模式不時會出現完全「漏報」,即「冇雨」變大雨的情況。

【小結】

現今網絡資訊發達,大眾可直接找到不同電腦模式未經修正的預報。然而,實際降雨位置、時間不僅常與電腦模式的預測有出入,有時甚至出現電腦模式完全沒有預見的「劇本」。因此,暴雨預報對氣象機構來說仍然是一個棘手課題;讀者在閱讀電腦模式的預報時,亦不宜照單全收或「依書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