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Mr.JK創業路

电报频道的标志 mrjkblog — Mr.JK創業路 M
电报频道的标志 mrjkblog — Mr.JK創業路
通道地址: @mrjkblog
类别: 没有类别
语言: 中国
用户: 192
频道的描述

https://mrjk.me/
創業資訊、電商情報、想法分享

Ratings & Reviews

4.00

2 reviews

Reviews can be left only by registered users. All reviews are moderated by admins.

5 stars

1

4 stars

0

3 stars

1

2 stars

0

1 stars

0


最新信息 2

2021-05-17 23:30:14 當我們處在物資不在匱乏的時代,消費者不再只是為核心需求而購買,很多時候是為了其附加價值,
那麼除了功能本身外,設計就是其中之一,當你覺得它好看的時候,可以想想為什麼你會覺得好看,而不是其它競品?
那麼這就是技術,設計的學問不比工業技術低,甚至可以說是現在競爭力重要的一環。
通常我們對技術含量的定義,是指有一定程度的困難度,並非多數能做到,所以以他們的延長線來說,除了看得到的外觀設計外,還有結構上的考量,以及為使用者增加使用體驗的巧思(線轉彎、貼牆等),那麼要問的就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如果不是多數而是少數,那麼這就是一種know how。
至少我看延長線已經40多年,還沒看這種的 。
249 views20:30
打开/如何
2021-05-17 23:29:52 睡不著剛好看到,回覆一下對設計的想法
221 views20:29
打开/如何
2021-05-15 18:11:49 距離上一篇文章過了一年多,
真的要搞兩個事業有太多事累到爆,
然後創業來到了第15年,
都是在搞電商,
也沒想到疫情經過一年多,
許多人被逼著要進入電商,
分享一下這些年來的經驗,
至少心理多一些準備,
不要太樂觀、也不用太悲觀,
接下來我也會重啓寫blog,
盡可能有固定的產出。

https://mrjk.me/?p=4059
226 views15:11
打开/如何
2021-05-12 18:35:16 小小公告一下,最近終於又有時間,
準備再開始寫blog
216 views15:35
打开/如何
2021-04-07 06:57:11 剛算一下,不小心創業了15年,
今年是第16年的開始,

一直沒死掉的原因,
想想有一點很重要,
就是當已經看到現在的路最終會怎麼死的,
我的習慣是,
即使現在、接下來一段時間還會有紅利,
也會先試著走另外的路,
但很多人會等真的快死了才知覺需要改變,
又在改變時退縮回去,心想反正大家也還是這樣紅利還是有的,
等到真正的變化產生、形成,這時已經來不及,

新的路之所以讓人恐懼,
是因為走的人少,充滿了未知,
就像在黑暗的洞穴裡前進,
獨自一人必需想辦法摸出一條路,

2005 做菜市場一年看到了市場的末落,就改弄網拍
2006 做網拍在五分埔批貨不到兩個月,
就跟團跑去大陸看看那的批發市場,
因為看到產品的重覆性和利潤的未來
2010 看到了網拍的問題,改弄官網
2012、2013 錢賺得OKOK,看到白牌的末路,
在選擇品牌化或新事業,最後賣東西已經很膩的我,
選擇了做開店平台。

從五分埔到跟團去大陸,
去之前也不知道能得到什麼,
但走了,路就會出來,
新的路會有一堆新的問題要解決,
貨運、付款、疵品率、尺寸亂配比、廠繞跑等,
有的人會選擇回到五分埔的舒適圈,

很常有人會說世界變化很快,企業來不及反應,
但其實只要細心觀察,變化沒有想像中來得快,
就像電商15年來,我覺得也沒真的差很多,
會覺得怎麼突然世界變了,
多是習慣了現有的模式不斷的重覆,

企業之於個人也是一樣道理,
很多人對改變總是充滿不安和疑慮,
很直覺的對改變反射出各種問題、情緒,
而沒有看到背後能帶給自己的好處,
也沒有看到繼續現有模式最終的死路,

能克服自己的直覺反應,
做出不同於大多數人的選擇,
就能成為那20%,
永遠要小心的不是改變帶來的問題,
而是要小心選擇了多數人的選擇,

愛因斯坦說: 「什麼叫瘋子,
就是重複做同樣的事情還期待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294 viewsedited  03:57
打开/如何
2021-04-07 06:12:37 確認偏誤就是先認定一件事,
然後即使自己認為公正,
並收集各種資訊來佐證自己的想法,
卻不知道在收集的過程,
潛意識的選擇了自己所相信的資訊,
而中間空缺的部份,又自行腦補結論,
又加上"歸納法的謬誤",
認為因為A、B、C都一樣,所以d也一樣,
這兩種最常見的認知錯誤,
就經常讓自己的判斷失準,
其實很多東西用邏輯、數字,
"親自"算,就會知道真實是什麼,
又在歸納的時候,
先把每個東西當成獨立個體去分析,
不是直接先用大輪廓去"歸,
出來的結果會很不一樣。
237 views03:12
打开/如何
2020-10-12 16:50:08 分享一下在社團問題的回覆。

折扣的設計是層層加上去,才能有效提升客單價,
免運第一個基本的門檻,而後是各種折扣,
所以免運的門檻應該是最低,
最好是用平均客單加一點點達免運,可能15% 的人會多買一點,
或是希望讓消費者更快決定下單,就比平均客單低一點,

然後其中X% 的人又再加1個東西95折之類,
再其中X的人,再加購1個可以有88折,

讓消費者很癢,想說再加一點就好,讓他們覺得多買反而賺,
重要的是計算好,不讓折扣降低太多淨利率。
486 views13:50
打开/如何
2020-09-23 07:38:36 好文分享一下
https://www.facebook.com/do.branding.now/posts/335456924563022
522 views04:38
打开/如何
2020-09-22 06:19:11 隨著流量取得的成本不斷變高,
花點時間仔細想一下網路流量的來源其實就那幾個,
SEO、社群、KOL、CRM、口碑等,
所以慢慢建立團隊來經營,
過往很簡單、很便宜就能取得流量,
現在要有"經營流量"的思維,特別是能"放著"的流量,
依照短、中、長期流量來源做經營,
趁很多人還不知道怎麼面對時,早一步開始。
491 views03:19
打开/如何
2020-09-22 05:59:12 不管是電商、實體,最終都是買賣業,
太執著於一些事,看不到全貌,

就像有人覺得一定要做出最獨特的東西,
別人沒有才叫做厲害,
批貨轉手包裝銷售就不值得談,
那做貿易的不就這麼回事?

很多人做生意就是要賺錢,
什麼從高的理想、改變世界,
都比不上養活自己、改善家庭生活、減輕經濟重擔來得重要,
但好像沒有那些就上不了台面,

也很常有人會用營業來斷定一個人的經營能力、成就,
但很多時候只是一開始切入的市場、經營的TA決定了營業額,
還有就是企業的階段,
比較來比較去、其實很無聊,

人們喜歡神話,媒體從市場中找到成功者,
然後樹立標竿,成為信仰,
如果花點時間看看很多不同的成功者,
無論在個性、經營手段、想法都有很大的落差,
然後是"堅持"才成功的嗎?
一堆堅持到最後後的也是掛了,
只是不多人談論,
不是怎樣才能成功,而是成功了才能怎樣,

賺錢也就為了生活、生活得更好,
如果很幸運能為自己想做的事奮鬥、
能做幾億幾十億或佰億的生意那很好,

但沒有什麼好比較的、或誰比較好,
不過都是買賣,從以物易物開始算已經是千年的事,
這千年裡又算什麼,

當人們有了"標籤",就開始用標籤選擇接收的訊息,
相信"強"標籤多過於具有邏輯的事,
有好的想法就學,讓自己成長,
無論他的年齡、經驗、企業規模、名聲等,
很常能從小孩的話裡學到東西、或做為反思,
先成為"無" 就能"無限"。
425 views02:59
打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