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同志之声微博遭到有组织恐同账号攻击 7月6日,公益组织同志之声微 | 酷儿影视

同志之声微博遭到有组织恐同账号攻击

7月6日,公益组织同志之声微博账号遭到大批恐同账号使用沿用了二十多年了的反同话术进行攻击。恐同账号们纷纷叫嚣「同性恋很丢人吗?为什么要污名化同志一词,为什么不叫同性恋之声」,企图霸占同志一词的定义和使用权。

这些账号对同志一词的起源和演变一无所知,却拿着自相矛盾的论述(既然同性恋不丢人,何来污名化同志一说),变换着说法进行批量评论,企图在微博这一公共场域将同志一词的定义限定在中共官方所常使用的正向含义中。

同志一词指代性少数,起源于上世纪末的港台,常见说法是来自译者林迈克(指代gay)和林奕华(指代queer),其创造性地挪用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含义,并最终流传到中国大陆,在华语地区实现了本土化,并在性少数的公共活动里被不断诠释和解读,产生了新的含义(Tongzhi)。相较于英美同志运动中使用Queer一词所带的反叛意味,同志一词因在政治上协心同力、包容等的进步含义,被华语地区性少数权利活动家所青睐,并在之后的发展中,逐渐包含了男女同性恋之外的性少数群体和酷儿(狭义),构建起一个想象共同体:「本来可能互不闻问、互不知悉对方是否存在的高雄人、香港人、北京人、吉隆坡人、新加坡人,现在都被「同志」一词串连起来了:各地人士开始预设每个使用中文的地方都有「同志」、各地同志几乎惺惺相惜、休戚与共。高雄的异性恋可能毫不关心吉隆坡的异性恋,但是高雄的同志跟吉隆坡的同志却可能关心同一桩同志婚姻官司」(翻译的公共:爱滋,同志,酷儿)。

歧视少数群体的文化威权主义者对进步文化果实的篡夺,无疑会同时消灭同志群体争取多年的团结成果,分化同性恋和其他酷儿群体。我是同性恋,也是同志,也是酷儿;不是通讯录,也不是电话本子。越是企图霸占和消灭,我们越是要提。同志和酷儿一词的包容和团结造就了它的美丽,这也是频道不叫同性恋影视的原因。

#NEWS Note:这是一条带有本频道立场宣示的新闻。
酷儿影视新闻编辑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