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刚刚 forward 了一份王道文艺爱情片的影评,然而说实话翻豆瓣的时 | SheronW in the box

刚刚 forward 了一份王道文艺爱情片的影评,然而说实话翻豆瓣的时候最戳中我的反而是 Laven 的这一条短评:

「看这部的时候反而没有关注爱情,我看见的是吞噬感。这部蛮适合刚上班一两年的人来看。苏打那个角色,又让我想到非常痛苦的工作的第一年。幻灭,工作挤占了全部的精力,好不容易有了休息时间,手机却时不时地响动,而就算无人打扰也再不能集中精力去看一部电影一本书,太累了,累得只能玩玩消消乐。这就是吞噬,麦被吞噬了,顺应了,妥协了。而绢不想被吞噬,不想妥协。绢是天真的,绢的人生是理想的,因为大多数人最终依然是被吞噬。2020年是我最痛苦的一年,我大概九个月左右没有看电影,也没有看书。后来我觉得不可以,我可以死但是我接受不了这一切。我要成为绢,而不是麦。所以我开始努力找回我失去的东西。」

电影中的麦是在2017年找到第一份工作的,而我不再关注那些小众文化也是在2017年。确切地说,大学这几年我看过的文艺作品都不算非常多——在麦一点一点努力工作的时候,我大概也在刷绩点、做项目、和业界前辈聊天、找实习。电影前半段的作品与歌曲我都耳熟能详,而在2017年之后提到过的那些作品我都没什么印象了。两人刚毕业求职屡屡受挫的时候,我的脑海中甚至出现了这样的念头:如果从大一大二开始就准备找工作,不看那些有的没的无病呻吟的玩意儿,那现在也不至于哭唧唧了。

剧情推进到后半段,麦一点一点适应了名为「社会」的温泉,并且有些如鱼得水的时候,明明还没毕业的我却感同身受了起来——比如两人在讨论要不要为了舞台剧「我的星星」而放弃麦的出差的时候,我想起来我确实对这舞台剧有过浓厚兴趣,虽然没搜到录像资源但也存了台本,但我很久没有看过舞台剧了;又比如两人去看电影的时候,绢在一个有趣的情节笑了一下,转头看向麦,麦一脸疲惫的茫然;冲击最大的大概是绢兴冲冲地在书店挑了一本文艺作品,去找麦的时候发现他在翻成功学。在麦的眼里,绢天真,活在梦一样的肥皂泡里;而在绢的眼里,麦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当初对押井守熟视无睹的上班族了。

在为了融入社会而披荆斩棘的路上,我也会成为无趣的大人吗?我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现实的人,把闲暇时间用来看成功学也完全不会憋得慌,但至少 Laven 的影评让我想要努力一下,找回失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