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B站的用户群体恐怕是所有内容平台里,最“神奇”的存在,他们一方面 | 即刻精选

B站的用户群体恐怕是所有内容平台里,最“神奇”的存在,他们一方面非常严格,对UP主产出的内容要求极高,一旦质量下降,就会立刻批评。

另一方面,B站用户对UP主恰饭带货,又极其容忍,甚至看到高质量的UP主长时间接不到广告,还会心疼,然后去催品牌甲方快点投广告。当看到UP主恰饭成功还会非常骄傲,觉得“UP主出息了”。

这种内容创作者与消费者独特的深度互动关系,只有B站存在,UP主和粉丝之间的粘性极高,这种“信任感”非常容易转到带货数据上,所以当B站发力商业化的时候,适应这种生态氛围的新品牌非常容易获得成功。


有两个典型的案例:

徕芬(对标戴森那个)的老板最近有个采访,说B站投1000万的推广能赚回来1个亿,ROI超过10;

另一个是追觅,主做扫地机器人的品牌,其负责人最近在一场直播里也提到,会在B站和知乎寻找种子消费者。虽然这些理性平台的用户要求通常比较苛刻,但只要产品真的好,就能形成很高的转化,甚至用户自发的安利和传播。

用户在抖音或微博,看到一个带货广告时,喜欢就下单,不喜欢就点“没有兴趣”,几秒钟就划过了;

但在B站看到带货广告时,会认真的评判这个产品是否符合内容调性,植入得是否流畅,是否违背UP主以往的原则。如果用户喜欢,就会下单并给出弹幕支持,如果不喜欢,也会认认真真的写一长串反对意见回应。

所以在B站做营销,对产品本身包括营销策划的要求都很高。

成功了,就是何同学的5G和升降桌,或者是徕芬和追觅;不成功的话,翻车风险也是有的,连带推广的UP主都受连累。

如何评判广告营销的真实效果?

消费广告行业有句经典名言,“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被浪费掉,但很遗憾,永远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了”。

这句话本来是针对电视、报纸等传统渠道广告的,因为监测不了数据,也无法归因计算。当进入互联网广告时代,很多人以为这个名言会被打破,毕竟互联网上的数据每个点击都能追踪到,但有趣的是,“刷单”又来了。

比如微博、抖音、曾经的公众号,都充斥着虚假的阅读、点赞、评论数据,虚假的购买量,甚至一些带货博主的数据里90%都是自己刷单,再退货80%,其他10%闲鱼销售出去,形成完美的刷单闭环。

被浪费的广告费可能不止一半,,平台方也是防不胜防。

相较而言,B站算是比较蠢的,还在为品牌方考虑别花冤枉钱。比如曾经UP主在带货时,会加入“达人暗号”,粉丝在购买时要输入某些代号才能获得优惠券,这让品牌方能最真实的计算出 “哪些交易是因为这次广告而达成的”,进而不断优化投放策略。所以这次直播说b站视频的投流效率高出抖音的1.2倍,我怀疑这个数据还太保守了。

不低估任何用户的消费能力。

有一个有趣的行业常识是,当平台用户的画像有越高学历、越高收入、越理性的时候,反而越不容易带货。

但我觉得这种观点还是太武断了,有种浓烈的从业者的偏激存在。因为所有人都有理性和感性的一面。理性的人一旦认可了产品和品牌,不但退货率更低,还能形成长期复购。

就像追觅广告主在直播时说的,10分钟的视频被传播1万次 vs 1分钟的视频被传播10万次,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因为前者时间够长,把产品讲明白了所以能带来两三百个转化,而后者啥也说不清楚,纯属看个热闹,带不来真正的成交。深度的记忆才能带来深度的转化。

同样都是一个人,处于不同心理和情绪状态,或者在使用不同社交媒体的时候,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和消费习惯。

最后回到普通用户和消费者的视角,才懒得管什么平台属性、产品价值。人家平时学习和工作压力都够忙了,拿手机上网是有明确目的性的:在微博上追热点,在抖音上杀时间,在B站和知乎深度学习。哪个平台能给用户带来价值,内容能让用户有获得感,用户就会倾向于为哪个平台买单。 #你不知道的行业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