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220522 成功走過Omicron 新加坡是怎麼辦到的?黃韻如觀點@天下雜 | 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 林氏璧

220522 成功走過Omicron 新加坡是怎麼辦到的?黃韻如觀點@天下雜誌
總連結
https://linshibi.pros.is/46de2u
Apple Podcasts
https://apple.co/3wERkEF
Spotify
https://spoti.fi/3LGJNdL

這集來唸天下雜誌本期刊登的, 黃韻如學姊的文章。

新加坡採取的,是以「Protocols 1-2-3」作為整個醫療照護系統的架構,在「Living with COVID-19」的大前提之下,以不同情境將民眾分流:

Protocol 1:自覺有明顯症狀者,可搭乘自用交通工具前往指定的公衛準備診所,或是遠距醫療診所,由醫師針對臨床風險的高低來判斷臨床處置的流程。
若被醫師判斷為高風險,例如高齡長者、免疫功能低下等等,或是症狀嚴重的民眾,會以快篩及PCR同時進行檢測。有嚴重症狀(例如胸痛、呼吸急促、持續發燒)則是馬上轉介至醫院進行照護。沒有此類嚴重症狀的,則須在診所就醫之後馬上返家、一人一室隔離,等待PCR結果。

若是陽性確診者,衛生部會有專人聯繫、決定是否可以在家康復、或是需要進入照護中心。若檢測陰性,那麼則由診所醫師繼續提供照護。

Protocol 2:自覺無症狀的確診者或是有輕微症狀的低風險民眾,必須立即停止所有社交活動以及上班上學,以檢測陽性當日起算為第一日,進入72小時的居家隔離期,在72小時期滿時以快篩自我檢驗,若陰性則可以恢復正常生活,若陽性則是繼續居家隔離、自我快篩,直到陰性為止。若居家隔離期滿7天(已完全接種疫苗的成人或是12歲以下的兒童)、14天(未接種或未完全接種疫苗的12歲以上民眾)之後無須檢測,即可恢復正常生活。若在居家隔離期間症狀加劇,則進入Protocol 1。

新加坡政府特別建議,如果是1歲以下的兒童、12歲以下有任何會影響心肺腦功能的先天性疾病或是高血壓糖尿病的兒童、70歲以上的長者、懷孕婦女、洗腎病患、HIV/AIDS病患、接受器官移植者、癌症病患、使用任何會減低免疫功能藥物者、在過去6個月內曾因為有任何因心肺肝腎腦疾病而住院治療者,就算是無症狀確診,還是需要就醫。

Protocol 3:密切接觸者,或是接到健康風險通知的民眾,進行5天的自我快篩監測週期,在24小時之內做第一次快篩,若是陰性則可以正常外出活動;若是無症狀陽性則進入Protocol 2;若是有不適症狀,則是進入Protocol 1。在5天內若要離家活動,必須每天出門前,在距離上一次快篩24小時之內再次快篩,到第5天快篩陰性後就解除。

Protocols 1-2-3的設計,清楚對民眾以及第一線公衛診所進行溝通,讓確診民眾與接觸者的處理流程在三個情境之間動態接軌。台灣也可以參考新加坡的模式,由醫療端來進行第一線的分流判斷,讓分級轉診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