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最新消息:截止目前(11月14日)上午11:30,聯署簽名已達逾3.4萬 | 黎銘澤辦事處頻道

【最新消息:截止目前(11月14日)上午11:30,聯署簽名已達逾3.4萬人。

截至11月13日晚上9時,已有超過1萬人參與聯署,本報將於11月15日(星期一)向食衛局和漁護署發送聯署信,希望漁護署能收回成命,不再捕殺市區野豬。】

野豬無罪 聯署要求漁護署收回殺野豬令

野豬不懂人語,無辜成為人豬衝突的犧牲品,急需愛護動物人士為他們發聲。《香港動物報》與香港野豬關注組、NPV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及NPV主席麥志豪發起聯署,要求漁護署撤回捕捉及人道毀滅市區野豬的政策。請廣傳及參與聯署,為野豬發聲。

點擊參與聯署:https://forms.gle/RUvi8sJYRyKLzyja7

聯署信全文:

致食衛局局長陳肇始、漁護署署長梁肇輝的公開信:

野豬無罪 勿因仇恨向動物發洩
促請漁護署撤回「人道毀滅」野豬政策 以絕育控制數量

野豬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野生動物,同樣是有意識、有思想、有感受的生命,同樣應獲得尊重。但貴署於11月12日公布於市區定期捕捉野豬並人道毀滅的措施,漠視野豬的生存權利,將他們在市區存在視為死罪,這做法極不合理,亦與過去一貫的動物管理政策原則相悖。野豬不會主動襲擊人,傷人事件很多是因為受驚或其他原因所致,人類不要被仇恨掩蓋眼睛,而向無法言語的動物發洩。

過去幾年,貴署一直與愛護動物人士溝通,推出多項寬鬆措施,包括停止野豬狩獵隊,推行野豬絕育計劃等,很多市民都認同貴署這些政策的方向,期望香港變成一個更文明、更動物友善的城市。然而,貴署這次突然開倒車,由動物友善政策,倒退為撲殺政策,理由竟然只是因為每年有平均10宗野豬傷人個案。

野豬一般不會主動襲擊人類,貴署在2017年回覆立法會議員書面質詢時,亦寫道:「野豬一般不會主動襲擊人,但在受驚或被挑釁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攻擊行為。」很多市民都曾與野豬近距離相見而和平共處的經歷,貴署在將野豬定罪前,有否調查每年平均10宗的傷人事件原因及具體經過?反觀過去人類襲擊野豬的行為並不少見,包括設置捕獸器、甚至出現肢解野豬事件等,野豬成為人豬衝突的受害者,數量只會比人類受害者更多。

這次新政策並非針對野豬傷人或主動對人襲擊的事件,而是一刀切將在市區出沒的野豬捕捉及人道毀滅,這做法等同將野豬視為生存即該死,而非針對野豬有否作出襲擊人類的行為。

當出現人豬衝突時,野豬其實是被動一方。因為人類城市化發展,野豬的棲息地減少,難免會有野豬走進市區範圍,而野豬走進市區根本不是罪。

相反,人類可以有很多主動方法減少人豬衝突,包括以絕育減少野豬數量,以教育及法律防止市民餵飼野豬等,這些都是尊重生命的方法,而不是通過殺戮來解決問題。

愛護動物的人士和團體一直希望香港能朝動物友善共融的方向發展,對於貴署這次開倒車的做法深感痛心和不滿。我們發起聯署,促請貴署收回成命,並有以下訴求:

1. 撤回定期捕捉與人道毀滅市區野豬的措施
2. 增設冷靜期/ 觀察期讓市民改變餵飼野豬的習慣。
3. 推行「捕捉、避孕針/絶育、放回」政策、改善垃圾桶設計
4. 以教育及法律減少市民餵飼野豬的做法
5. 推動動物共融教育,讓市民了解與野生動物正確相處的方式
6. 加強署方人員面對野生動物的培訓
7. 邀請民間團體、市民與漁護署商討政策

2021年11月13日

聯署團體:(排名不分先後)
1.香港動物報
2.香港野豬關注組
3.NPV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
4.MARK MAK
5.香港拯救貓狗協會
6. 動物生命糾察隊
7. 何來
8. 東北反逼遷動物戰隊
9. RCAP
10.香港救兔之家
11.阿棍屋
12.毛守救援
13.藏獒高加索協會

#香港動物報 #香港野豬關注組 #npv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 #麥志豪 #野豬是生命 #有生存權利 NPV 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 (Non-Profit Making veterinary services society Ltd) Mark mak 香港拯救貓狗協會 HK Saving Cat And Dog Association #香港野豬關注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