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同一海洋上We are on the same ocean】 文|何偉航 Stanley HO | 職工盟資訊頻道

【同一海洋上We are on the same ocean】

文|何偉航 Stanley HO Wai-hong

碼頭工潮,相信是近十年被香港人討論及參與較多的一次經濟性罷工。離散在即,很想提起一些當年「小事」。

工潮初期,禁制令於黃昏在高院頒令,零晨12時生效,我們很是憂心,工業行動是否從此結束?勞資談判如何繼續?300幾位工人未來如何?太多太多需要處理的問題,急忙趕回6號碼頭,與一眾工會領袖、談判代表商討。到最後大家決定繼續罷工,但留守場地設在碼頭外,建立「碼頭村」,讓堅持下去的工人能有短暫棲息的地方,而碼頭工會亦將當處成為臨時罷工總部,繼續策劃後來的事。不少工人及市民連忙執拾細軟物資,有工友一路執一路喊,亦有工友以堅定眼神回應當前危急情況。我在旁亦眼濕濕,身旁的工會領袖白頭賢搭著膊頭說:一切都未完,別灰心。另一位工友走來說:呢鋪我借邦民都會撐到底,快D去執野!就在當晚,碼頭村便成了雛形。

罷工很多時候工友都「冇野做」,保持隊形、堅定意志成了罷工40日的主脈絡。星期日放假,工友的家人及兒女放假,會到碼頭村或長江中心門外「探家人」,帶埋親手預備的「飯盒」,與在抗爭的「爸爸」、「老公」或「男朋友」一起露天食飯,閒時傾計望著電話內的網上新聞,「嘩!爸爸呀!」,工友會心微笑,是支撐繼續下去的重要力量。其他有心的民間團體又會為碼頭工人的家庭搞親子活動、唱歌話劇,目的是繼續延續鬥志,「團火唔好熄」,同時也是不在罷工但仍然十分關心工人的香港市民的重要參與。

工會經過很多組織工作、溝通聯絡,才有這次行動。為何開啟罷工時能一呼百應?除了存在於碼頭內多年的憤怒,更重要是當中有工友肯願意花時間,與不同工種的工友溝通,討論各類工種工友的處境。我很記得,有位工友落力呼籲其他未罷工的工友參與工業行動時,多次講「喂落黎啦!唔好再做縮頭龜喇!」雖然他的呼籲,未必引起更多工友關注,不過卻燃起身旁同行的工友與他繼續行落去。他們當時的眼神,都是堅定的,都是有自信的。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都是一些「撐下去」的小片段。

(拾回工運事 1/3)

#下一次再聚 #序是一切的開始 #敍述你我與香港的故事
#職工盟 #未散 #職工盟30年
#Whenwillweback #hkctu30
#SolidarityWithHKUnions #WeLoveFreedomI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