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菠菜华人-🐲无忧菠菜

电报频道的标志 bchr5 — 菠菜华人-🐲无忧菠菜
电报频道的标志 bchr5 — 菠菜华人-🐲无忧菠菜
通道地址: @bchr5
类别: 没有类别
语言: 中国
用户: 4.00K
频道的描述

菠菜华人-🐲求职招聘:https://t.me/bchr2
菠菜华人-🐲安危新闻:https://t.me/bchr1
菠菜华人-🐲迪拜新闻资讯:https://t.me/bchr3
菠菜华人-🐲曝光爆料:https://t.me/bchr4
菠菜华人-🐲无忧菠菜:https://t.me/bchr5
B端包网招商:https://t.me/ybbwk
➡️商务合作: @kouhong6

Ratings & Reviews

3.00

2 reviews

Reviews can be left only by registered users. All reviews are moderated by admins.

5 stars

1

4 stars

0

3 stars

0

2 stars

0

1 stars

1


最新信息 11

2022-09-03 13:20:40
想贷款,先交高额保证金?这样的贷款还有人敢贷,幸亏反诈App“金钟罩”紧急预警、民警及时劝阻……9月1日,记者从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获悉,近日,该局雁滩派出所快速反应,及时出击,为群众止损9000元。

民警上门劝阻。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供图。
事发当日,雁滩派出所接到“金钟罩”预警,辖区一位居民可能遭遇诈骗。接到预警信息后,该所民警第一时间联系预警居民,但该居民正在通话中,民警立即向其发送了短信提醒消息,告知其不能向任何陌生人打钱并请立即挂断电话。随后,民警通过110转接成功联系到当事人,经了解,该居民称自己因经济紧张就通过网页搜索网络贷款,随后就有一香港的电话号码打了过来,对方先让其添加微信,最后诱导其下载了某贷款App,并要求先打9000元保证金,才能发放贷款50000元。“未放款,先交钱,这种贷款是典型的诈骗……”民警上门后当面告知该居民此App存在高利贷诈骗行为,并向其耐心详细地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以及相关防范措施。“钱差点就转出去了,幸好你们及时发现了。”居民当场删除了贷款APP,并对民警的及时劝阻表示感谢。

新闻爆料联系: @lanse45

广告商务合作: @lanse45
351 views蓝色, 10:20
打开/如何
2022-09-03 13:20:39
近日,浙江省高院组织全省7家基层法院对7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进行集中宣判,对15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3年3个月至1年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对部分情节较轻的被告人适用缓刑。其中,被告人管某集资诈骗案以及被告人李某等3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系浙江省专项办重点督办案件。
自今年4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浙江法院已审结涉养老诈骗一审案件32件99人,对17名被告人判处了5年以上有期徒刑,罪名主要集中在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
管某集资诈骗案
管某通过发传单、打电话、口口相传等方式,虚构其名下的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生态农业园、养老项目、酒店等项目需要资金,并以高息为诱饵,引诱500余名集资参与人借款合计2700余万元给公司,其中约80%集资参与人为60岁以上老年人。
经审理,婺城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管某有期徒刑13年3个月,并处罚金50万元。
黄某等5人集资诈骗案
黄某等5人通过虚构山庄扩建需要融资等名义吸引中老年人前来投资,承诺支付年利率为24%的利息,并赠送米、面、鸡蛋,组织参加“酒会”,安排免费旅游等进一步吸引投资。67名集资参与人均为50至80岁的中老年人,造成损失99.45万元。
经审理,东阳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分别判处5名被告人有期徒刑3年6个月至8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
李某等3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期间,李某等人通过发放传单、赠送礼物等方式,吸引本地老年人参加茶话会、答谢会,宣传公司拥有医馆、饭店等多处产业,公司拟在多地投资兴建养老会所提供养老服务等需要资金,投资即可获得高息回报为由,吸引老年人参与投资,共向357人非法集资4013万余元,造成实际损失3649万余元。
经审理,永康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判处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2年至1年9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罚金,对认罪悔罪态度较好,积极退赃退赔的被告人适用缓刑。

新闻爆料联系: @lanse45

广告商务合作: @lanse45
351 views蓝色, 10:20
打开/如何
2022-09-03 09:15:03
近日,沈阳中小学的同学们集中在家上网课。骗子们也开始蠢蠢欲动,他们精心设局,花样繁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骗钱。 沈阳警方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注意防范4类有针对性的网络电信诈骗。

  家长群诈骗

  “请大家交一下本学期课本费材料费×××元。”作为家长,在家长群收到这样的消息,你会立刻、马上交费吗?

  近期,不法分子打着“学校老师”的旗号向家长收取学费,不少家长纷纷中招。

  骗子趁着秋季开学之际,无孔不入的钻进班级的家长微信群里,再通过冒充班主任的头像、昵称,以收取材料费的名义实施诈骗。

  家长群应开启入群验证功能,核实入群人员身份,及时将身份可疑人员挡在群外;家长平时应与老师加强沟通交流,既便于了解孩子在校情况,也可及时确认收费等问题。

  网络游戏诈骗

  在各类网络游戏公屏上求赠皮肤的人比比皆是。这时候有人会说“买个新英雄送你全套皮肤”,很多人脑子一热,真的信了,殊不知骗局这才刚刚开始。骗子的第一步是,在社交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第二步是,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微信群或QQ群内进行交易,让受害人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的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当受害人支付大额费用后,再联系骗子时,才发现已被骗子拉黑。

  游戏装备固然好,取胜实力不可少。假的装备我不信,骗子通通都绕道。谨防买卖游戏账号、游戏充值购买虚拟游戏装备等网络诈骗陷阱!

  红包类诈骗

  骗子通过某短视频网站、微信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很多小学生就会信以为真,被拉入群。对方先以高额利益为诱饵吸引,然后以手续费、转账费、红包费等多种借口骗钱,当骗局被识破,就马上将对方删除或拉黑。

  冒充明星诈骗

  现在有很多小朋友喜欢追星,特别相信偶像说的话。骗子们一般会分工合作,或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有的冒充明星,以免费送福利为诱饵,有的扮演经纪人或粉丝群主,诱骗学生把父母手机拿来,一步步进行诈骗。常见的诈骗方式还有伪装明星要求粉丝应援打榜、进入明星粉丝群收费等形式。

  警方提醒:非网课必要软件可卸载

  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建议仅保留上课必须要用到的APP,把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等APP软件全部卸载。

新闻爆料联系: @lanse45

广告商务合作: @lanse45
208 views蓝色, 06:15
打开/如何
2022-09-03 09:15:02
通过获取老年人的微信,拉入微信群,进行洗脑获得被害人信任后,再通过制作虚拟APP假装带着被害人一起炒股,让被害人获得一定收益后,再骗取他人钱财。近日,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针对前期破获的一起养老诈骗案件,进行深挖彻查,在前期捣毁1个涉诈团伙后,一举再捣毁1个涉诈团伙,抓获15人,刑拘8人。

  2022年5月,东湖公安分局接到一起电信诈骗案,被害人柳某华被骗174万元。经过精心部署,该局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并采取强制措施,打掉一个跑分团伙。

  在对该案进行“信息流”分析时,通过大量工作,发现该案一涉诈窝点可能藏匿在福建。

8月18日,工作组立即赴福建福州开展侦查。经连续作战,8月25日,在福州市晋安区某写字楼打掉该电诈窝点,一举捣毁该涉诈团伙。

  通过审讯查明,涉案网络公司的邱某等8人明知系实施电信诈骗犯罪,仍在境外聊天软件“某某机”上承接并制作了一款名为“某手机证券”的虚假App提供给电诈分子作案,且进行后台维护,赚取中间费,共同参与诈骗犯罪。而“柳某华被电信诈骗案”被害人就因下载该App被骗174万元人民币。

目前,东湖公安分局已依法对涉诈的邱某等8人进行刑事拘留,并于8月28日押解回昌。该案件侦办、追赃挽损等工作正在全力进行中。

  该局刑侦大队罗姓民警提醒,市民在下载APP时要擦亮眼睛,发现使用私人账号进行转账的平台应避免下载。

新闻爆料联系: @lanse45

广告商务合作: @lanse45
211 views蓝色, 06:15
打开/如何
2022-09-03 04:49:17
当看到一个从国内某地打来的电话,告诉你涉嫌违法犯罪、需要配合公安机关办案,要求你操作银行账户时,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个电话实际上是境外诈骗团伙与境内人员相勾结,利用虚拟拨号设备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近日,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捣毁了一个涉嫌利用虚拟拨号设备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窝点。通过前期侦查工作,在掌握25岁男子张某涉嫌帮助境外诈骗团伙实施引流犯罪活动后,出动警力,将藏匿在房县城关镇某小区实施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抓获,成功捣毁利用“GOIP”作案的新型诈骗窝点,现场扣押无线路由器2台以及 “GOIP”设备、电脑、座机电话、手机各1(台)部。

现已查明,今年3月份以来,犯罪嫌疑人张某以非法牟利为目的,通过蝙蝠加密聊天软件与境外冒充京东客服的诈骗团伙联系,在家中利用“GOIP”后台中转设备,帮助境外诈骗团伙以电话转接方式,远程控制“GOIP”设备实施诈骗。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房县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尚在进一步审理中。

新闻爆料联系: @lanse45

广告商务合作: @lanse45
308 views蓝色, 01:49
打开/如何
2022-09-03 04:49:17
先有“民警”上门登记个人信息,之后又接到“疾控中心”打来电话要求回家等待隔离通知,之后又要求点击自查程序……9月1日9时许,太原市解放北路北方商贸城的商户要女士给山西晚报记者打来电话,讲述她险些被电信诈骗的经历,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要女士说,最近几天,他们根据商场要求,每天进行核酸检测。“8月30日14时58分,我做完核酸检测回到店里,一名年轻男子走进来,亮出他的警官证,询问我是否做完核酸,并登记了我的身份证号、住址和电话等个人信息。”要女士说,她虽然奇怪男子为什么不穿警服,但看到警官证也就没在意,便配合着登记了个人信息。
  让要女士没想到的是,自称是警官的男子离开一个小时后,她接到自称是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有一名密接人员去到她店里,让她进一步等通知。18时,要女士再次接到电话,让她不要和任何人接触,做好防护骑着电动自行车回家等待集中隔离。22时30分许,她再次接到居住地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让根据其指示进行自查。要女士回忆说,回到家等待的这段时间,她想了很多,怀疑自己被骗,之后对方要求她按照指示进行自查就更加确定对方是在下套,她当即让对方与商贸城进行交涉,并声称自己已经报警后挂断了电话,此后她没再接到过电话。
  8月31日,要女士向辖区派出所报了警。
  无独有偶,太原市公安局迎泽分局庙前派出所也接到了类似的咨询,“一位六旬老人来到派出所咨询,说她去外地旅游回太原后,先后接到两个自称是疾控中心的电话,第一个电话只是简单询问她从哪里回来、身体状态如何、有没有按防疫政策做核酸等。第二个电话就告诉她没有按照要求居家隔离,要处罚她等。一听对方提钱,老人就有了警惕,没有根据对方的指示而是挂断电话。”民警说,他们肯定了老人做法,并告诉老人遇到这类电话时一定不要点击链接或填写个人信息。

新闻爆料联系: @lanse45

广告商务合作: @lanse45
306 views蓝色, 01:49
打开/如何
2022-09-02 16:46:14
“杀猪盘”大家都已耳熟能详,但是听说过“杀洋盘”吗?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公安局竞秀分局经过数月缜密侦查,成功破获一起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打掉一个涉嫌针对境外用户的“杀洋盘”网络诈骗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2名。

今年3月,竞秀警方接到举报线索,多名网民在互联网在线招聘平台上发布留言称,自己在保定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河北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工作期间,发现公司涉嫌操纵股票实施诈骗,且诈骗对象多为境外用户,已有多名东南亚等地用户上当受骗。
竞秀警方立即组织专门力量一面开展调查,一面联系招聘平台留言发布者,详细询问涉案情况。
经查,两家涉案公司内部组织架构严密,内设机构复杂完善。求职人员入职后,会接受系统全面的“专业”培训,公司骨干编写了《五天速战法》《拒绝视频聊天应对方法》《感情价值观话术》等诈骗话术,在境外网站打包购买“白富美”个人形象及日常生活照片,同时对“业务员”进行包装,指导“业务员”使用翻译软件与境外网友“网恋交友”进行诈骗。涉案公司高层人员定期赴深圳汇报工作,接收最新指令。
通过对以上情况研判分析,竞秀警方发现此案件涉嫌新型网络犯罪“杀洋盘”。两家涉案公司成立短短两三年间,涉案金额就已达上亿元,且主要针对外籍人员实施诈骗,案情重大、影响恶劣,涉案人员众多。
今年4月7日,竞秀警方组织精干警力60余名,分成两个抓捕组同时赶赴两处写字楼,对涉案团伙实施统一抓捕,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71名(后1名嫌疑人到案),捣毁诈骗窝点2个,缴获作案手机、笔记本电脑上百台,话术资料若干。

经审讯,2019年以来,该团伙首脑高某等人勾结境外网络诈骗犯罪团伙,分别在境外注册成立“某某证券公司”及在保定注册成立两家涉案公司,通过网络招聘平台招揽“业务员”,培训“业务员”“翻墙”到外网,通过境外聊天软件添加外籍受害人,假扮有钱、漂亮的证券公司女性股票分析师或投资顾问等身份,以暧昧聊天等方式博取好感后,利用高额收益骗取投资者信任,大肆宣扬港股行情并免费荐股,逐步引导外籍受害人购买境外公司可控的港交所股票,境外公司再通过专有渠道将股票大量抛售,从而使外籍投资人蒙受巨额损失。

新闻爆料联系: @lanse45

广告商务合作: @lanse45
351 views蓝色, 13:46
打开/如何
2022-09-02 16:46:14
诈骗罪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受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受害人基于错误认识交付财物的行为。现实中诈骗的方式方法千奇百怪,8月17日松江公安分局荣乐东路派出所接到市民苏先生报警,称:自己上当受骗了。
原来某男子为了实施诈骗将自己的老婆送到苏先生面前,苏先生误以为该同事为单身然后和其交往。在男子和其妻子的双重配合下让苏先生买衣服、带她吃饭,一共诈骗5000元。诡计得逞后女子拉黑了苏先生然后离职消失,得知不对的苏先生立即报警要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接警后公安立即展开调查,经了解去年11月,苏先生在一家企业上班期间认识了丁某。丁某得知苏先生被家里催婚而且想要快点找一个女朋友时提出自己认识一些女孩子可以给他介绍,于是丁某将自己妻子的微信号给了苏某。和苏某交往过程中丁某妻子一直以买衣服等理由向苏某借钱,而且还称:我是那种花男人钱的女人吗?于是苏先生前前后后借给丁某妻子5000多元经长时间催收无果后苏先生发现自己被拉黑了,于是上当受骗的苏先生就报警了。

8月25日民警将丁某及其妻子赵某传唤至派出所展开调查,二人对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据丁某称赵某知道自己被丁某利用时起初并不同意,无奈因为金钱的诱惑促使赵某添加苏先生的微信进行诈骗。
目前二人被松江警方刑事拘留,看完案件经过的小编感到一阵唏嘘。第一丁某是怎么想到让自己的妻子做别人的女朋友实施诈骗行为的,第二为什么不通过正规工作去赚钱生活,现在为了5000元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而且还有妻子的大好前程。第三赵某作为丁某的妻子理应在丁某的错误想法出现时及时制止,但是赵某并没有这么做而且还做丁某的共犯。真的是不可理喻。

新闻爆料联系: @lanse45

广告商务合作: @lanse45
351 views蓝色, 13:46
打开/如何
2022-09-02 16:46:14
近期,有不法分子假借各类公司名义,通过微信群组、电话、短信、QQ、网页等形式冒充公司与用户联系,开展“刷单”“充值返现”“平台清退”等形式的诈骗活动,严重损害了用户的权益,侵犯了本公司权利。特此,提醒广大用户务必警惕,保护好自身财产安全。
教育补贴诈骗
近日,望远一女子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企业采购,诈骗该女子29600元。
8月29日,在望远某市场开店的杨某某,接到一个自称是某企业的陌生电话,对方称前段时间路过杨某某的店,买过杨某某店里的烤鸭,特别好吃,需要再买35只烤鸭。30日,杨某某又接到对方电话,对方称自己在企业干采购,正好缺点生活用品,分别是:农夫山泉矿泉水、红牛、古龙牌自热米饭,让杨某某帮忙购买,杨某某说其他的好买,这个牌子的自热米饭没地方购买,对方说他认识一个供应商,杨某某添加了对方微信,给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29600元,后这个自称企业采购的人称还要再购买80箱自热米饭和120箱矿泉水,杨某某感觉不对劲,让对方把钱退回来,此时,已联系不上对方,杨某某报警。
目前,已立案,案件正在侦查中。
警方提醒:
企业采购要履行严格的审查程序,不会轻易电话沟通,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送上门的“订单”,这是一种典型的诈骗套路,天上掉下来不是馅饼,是陷阱!

新闻爆料联系: @lanse45

广告商务合作: @lanse45
351 views蓝色, 13:46
打开/如何
2022-09-02 16:46:13
9月1日消息:5个月里,林某虚设“多金”人设,以投资房产垫资、渔船、奶茶店、游戏、卖酒等生意需要资金等各种理由,骗了自己前同事近190万元。日前,经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林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12万元。

  “现在的我不仅失去了工作,还背上了近190万债务,每天收到无数催债电话,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还我钱!”2021年12月,小王再次向林某催促还款。然而,林某仍然以过两天就还,周转一下就还等各种借口不愿意还钱。这一次,小王没再犹豫,立即来到派出所报案。

  而这一切噩梦源于一次次的轻信。小王和林某在2021年1月之前,在同一家公司任职,小王和林某接触不多,只是听同事提起林某为人比较大方。1月底,林某从公司离职。

  2021年2月初,林某以自己没钱请客为由向小王借了1000元,没多想的小王爽快地借了1000元。不出两天,林某又以没钱吃饭、贷款还不出等理由,陆续借钱,仅2月一个月,就借了近10万元。看到小王如此爽快,林某便陆陆续续以投资房产垫资、渔船等生意需要资金为由在3月又借了近40万。到了4月,小王表示自己实在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出借,便催促林某尽快还钱。

  自从有了小王的“资助”,林某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朋友眼中那个沉迷赌博、经常借钱的穷小子,如今摇身变成了出手阔绰的有钱人:从头到脚的名牌服饰,各种数码产品变着花样换,甚至花了几十万打赏女主播……

  不想失去这种生活的林某,又把算盘打在了小王的信用卡和各种借贷APP上。林某谎称自己与女友购买了一套数百万元的房子,家里已经拆迁有80万的拆迁款,同时他还经营奶茶店、和朋友合伙做捕鱼生意,明确表示还得起钱。

  截至2021年6月中旬,在近5个月时间里,林某向小王借款近50次,小王通过银行贷款、信用卡、贷款APP等共借给林某近190万元。

  经查,2021年2月至6月间,林某通过虚构投资房产垫资、渔船、奶茶店、游戏投资、卖酒等生意需要资金等各种理由,骗得被害人小王近190万元,诈骗所得均用于打赏主播、还旧债、赌博、个人消费等。

  县人民检察院认为,林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钱财,且数额特别巨大,依法以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最终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对林某作出以上判决。

新闻爆料联系: @lanse45

广告商务合作: @lanse45
351 views蓝色, 13:46
打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