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博民时报-📰菠菜资讯

电报频道的标志 bmsb3 — 博民时报-📰菠菜资讯
电报频道的标志 bmsb3 — 博民时报-📰菠菜资讯
通道地址: @bmsb3
类别: 没有类别
语言: 中国
用户: 848
频道的描述

🚫禁止色情暴力血腥🚫
——————————————
博民时报-📰全网资讯: @bmsb1
博民时报-📰菲律宾资讯: @bmsb2
博民时报-📰全民爆料: @bmsb4
博民时报-📰甩人爆料共享: @bmsb5
博民时报-📰求职招聘: @bmsb6
商务合作请联系: @bidiu1

Ratings & Reviews

4.00

2 reviews

Reviews can be left only by registered users. All reviews are moderated by admins.

5 stars

1

4 stars

0

3 stars

1

2 stars

0

1 stars

0


最新信息 2

2022-09-22 16:44:33
近日,上海警方快速侦破一起“分饰多角围猎财务人员”的电信网络诈骗案,成功止付追回被骗资金506万元,抓获涉案嫌疑人7名。9月22日上午,警方向被骗公司返还了及时追缴的506万元。

今年6月28日,上海静安区一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财务人员,被要求进行企业年检为由,组建了所谓的QQ群组,随后群里所谓的执行董事要求财务人员转账,在陆续转出1300万元后,才发现事有蹊跷,感觉受骗后报了警。

静安警方接到报警后,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一举抓获白某等7名帮助实施此次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并通过紧急止付方式为被害人及时冻结挽回损失506万元。

今年以来,上海警方已累计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600余起,此类案件既遂数、案损数同比分别下降11.6%、18.5%。通过预警劝阻间接避免损失59亿余元,通过资金及时拦阻直接避免损失9亿余元。

同时,警方坚持在抓捕诈骗犯罪嫌疑人时注重深挖扩查资金通道和洗钱团伙,努力追缴被骗资金。今年以来,已累计发还被骗资金5200余万元。

警方在此提醒广大企业主、经营业主、财务人员注意:

一、中国人民银行不会直接向企业发账户年检通知,此通知书为不法分子假冒辖内地市中心支行名义所伪造。

二、若收到银行账户年检相关信息,企业应第一时间通过开户行官方渠道进行核实确认。

三、不法分子以开展年检为由添加财务人员QQ,诱骗企业财务人员信任后实施诈骗。请各位企业主和财务人员提高警惕,切勿随意加其QQ,切勿随意点击邮件、短信中的不明链接。

四、建议企业提高防范意识,加强内部人员沟通。如有疑问请拨打警方防诈骗咨询热线96110或拨打您的开户银行官方客服电话咨询。一旦发现被骗,及时拨打110报警。

五、广大企业负责人应从自身做起,落实企业资金流动审核机制,完善企业对公账户的日常监管机制,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反诈培训力度,尤其针对企业财会人员,要做到熟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在遇到公司大金额的转账,必须当面或者电话确认。
新闻爆料联系: @dd6756

广告商务合作: @dd6756
329 views月月, 13:44
打开/如何
2022-09-22 16:44:12
22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依法惩治金融犯罪工作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刑三庭庭长马岩在会上提到,2017年至2022年8月,全国法院审结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一审刑事案件11.71万件,18.63万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

依法严惩非法集资犯罪,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安全

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多发,涉案金额巨大,涉及集资参与人众多,严重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危害国家金融安全。2017年至2022年8月,全国法院审结非法集资一审刑事案件6.02万件10.87万人。先后审判处置了北京“e租宝”、“昆明泛亚”、江苏“钱宝”、上海“阜兴”等一批重大非法集资案件,取得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始终坚持从严惩处的方针,该重判的坚决依法予以重判,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平均重刑率为19.99%,其中集资诈骗犯罪案件的重刑率为78.78%,远高于刑事案件平均重刑率。同时,依法用足用好财产刑,加大财产刑处罚和执行力度,从经济上严厉制裁犯罪分子。

依法严惩证券、期货犯罪,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

随着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俗称“老鼠仓”)犯罪不断发生,犯罪手段、方式方法更加隐蔽、多样,不仅严重破坏证券、期货市场管理秩序,而且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五年来,全国法院审结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一审刑事案件共229件355人。依法审理了“徐翔操纵证券市场案”“伊世顿操纵期货市场案”“远大石化操纵期货市场案”等一批重大证券、期货犯罪案件,有力震慑犯罪。
新闻爆料联系: @dd6756

广告商务合作: @dd6756
328 views月月, 13:44
打开/如何
2022-09-22 16:44:01
9月22日电 (记者 李姝徵)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筑牢资金“防护圈”。记者22日从上海市公安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以来,上海警方通过预警劝阻间接避损59亿余元(人民币,下同),通过资金拦阻直接避损9亿余元,通过止付挽损直接挽回1.2亿余元。

  电信网络诈骗历来是上海警方的重点打击对象。据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九支队副支队长姜鹏介绍,今年以来上海警方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累计侦破案件6600余起,沪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既遂数、案损数同比分别下降11.6%、18.5%。

  案后追赃不如案中止损、案中止损不如案前避损。在同步推进打击破案和追赃挽损的同时,上海警方筑牢资金“防护圈”,最大限度减少电信网络诈骗受害民众和企业的财产损失。

  近日,上海警方快速侦破一起公司财务人员被骗案件,抓获7名犯罪嫌疑人,并止付追回被骗资金506万元。当日,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会同静安分局上门向受骗公司发还了该笔资金。据上海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警官庄莉强透露,今年以来,上海警方已累计发还被骗资金5200余万元。

  电信网络诈骗是可防性犯罪,事后打击不如事前防范。上海警方聚焦事前预警劝阻,在中国首创了分级分类、递进叠加的联动劝阻机制,更及时、更快速地预警劝阻潜在被害人。通过事前预警劝阻,今年以来,上海警方通过间接避损资金59亿余元。

  电信网络诈骗离不开资金流。上海警方从案前资金拦阻环节入手,综合运用大数据和高科技手段构建资金拦阻体系。警方通过和银行部门合作,今年以来,沪市共阻断可疑转账2万余笔,直接避损资金9亿余元。

  与此同时,上海警方联手银行、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机构,建立“接报即止付”机制,在接到民众报警的同时,努力以最快速度开展紧急止付。今年以来,上海市紧急止付6.5万余个涉诈账户,直接挽损资金1.2亿余元。(完)
新闻爆料联系: @dd6756

广告商务合作: @dd6756
327 views月月, 13:44
打开/如何
2022-09-22 16:43:50
9月19日、20日,阿拉善右旗公安局连续作战,加班加点与犯罪分子赛跑“抢时间”,两名涉嫌诈骗54万余元的男子在68小时内双双落网。

  9月17日15时许,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被害人武女士报警,称9月15日,她收到短信,被告知因使用某快递超过7次,可免费领取扫地机奖励,并根据短信链接下载刷单App后,多次完成任务,获得返利2000多元。看到有这样的好事,尝到甜头的武女士逐渐有了“少投少得,多投多得”的想法,并在热心“导师”的逐步指导下,多次转账直至无法提现,共被骗取54.52万元。武女士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上当受骗了,于是急匆匆向警方报案求助。

  接到报案后,阿拉善右旗公安局高度重视,政府副旗长、公安局局长郝世伟立即组织召开案情分析会,副局长盛刚迅速带队开展侦破工作,办案民警对武女士提供转账被骗留下的蛛丝马迹细致入微地分析研究,最终确定了嫌疑人活动轨迹。

  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刑侦大队派出专案小组前往深圳、安徽等地,9月19日21时许,在安徽省池州市蹲守布控将犯罪嫌疑人汪某(男,34岁)于家中抓获。刑侦大队专案小组乘势而进,持续发力,重拳出击,根据案情研判,又发现嫌疑人司某(男,38岁)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有活动轨迹,立即布控抓捕,于9月20日11时许将司某在某银行门口当场抓获。

  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遇到涉及钱财问题时,需多进行理性分析和冷静思考,不要轻易听信花言巧语,谨防上当受骗,保护好切身利益。
新闻爆料联系: @dd6756

广告商务合作: @dd6756
327 views月月, 13:43
打开/如何
2022-09-22 14:03:14
近日,裕华公安分局方兴派出所及时阻止一起电信诈骗案件,避免了群众经济损失。

  9月12日22时许,方兴派出所接到张某报警称自己网上聊天时被索要钱财。值班民警李大鹏正在外处理另一起警情,他通过电话向张某了解得知,其在网上聊天时被诱导下载不明软件,导致手机通讯录被盗,对方与张某视频聊天过程中截取其头像后PS了不雅照片,借此向他索要5000元钱,并以向其通讯录好友发送照片相要挟。

  张某还告知民警,对方不断给他拨打语音电话,以各种理由进行威胁。李大鹏在电话中听出张某有些六神无主,为防止骗子继续对其“洗脑”,他一边与张某保持通话,一边与同事驾车赶往张某的租住地,并告之其不能进行转账操作。

  见到民警后,报警人张某的情绪稍微冷静下来,民警向其讲解了电信诈骗惯用的伎俩和手段,张先生这才恍然大悟,称因为没遇见过此类情况所以内心非常慌乱,如果不是民警及时出现,恐怕已经被骗了。

  李大鹏现场指导张某下载安装注册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并详细讲解了使用方法。张某对民警表示感谢,并表示将以自身为例,向身边人进行宣讲,共同防范电信诈骗。
新闻爆料联系: @dd6756

广告商务合作: @dd6756
326 views月月, 11:03
打开/如何
2022-09-22 14:03:03
9月21日讯 近日,滕州警方成功打掉一个为“刷单诈骗”做引流活动的地推式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名,扣押物品一大宗。

“犯罪嫌疑人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通过送小礼物,拉30岁至50岁的成年女性入群,一般是居家的女性进行诈骗。 ”滕州市公安局刑警三中队民警单平说,进群之后,嫌疑人先通过小的红包吸引她们的注意力,然后再把她们引到一个大群引流后,进行刷单做任务。

据了解,这一引流团伙在滕州市多个乡镇之间流窜,通常选择农贸市场、小区或广场超市门口等人员流动较多的地方,用儿童玩具、水壶、小电风扇等礼品,吸引群众扫码进群。

经过综合研判,民警很快便锁定了嫌疑人以及嫌疑车辆,并实施布控抓捕行动,2名嫌疑人先后落网。“两名嫌疑人一共做了4天,非法获利1万6千余元。” 单平说。

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新闻爆料联系: @dd6756

广告商务合作: @dd6756
327 views月月, 11:03
打开/如何
2022-09-22 10:04:33
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打击惩治高压态势,斩断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链条,努力实现依法管网、治网、净网的良好局面。今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出台,上海检察机关也于近期集中公诉了一批涉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案件,共对170件319人提起公诉,罪名涉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诈骗罪等。

案 例 一

李某某诈骗案

日前,长宁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李某某提起公诉。

经查,2021年10月,被告人李某某为牟利,按照上家指示,谎称炒股微信群内有优质股票推荐,通过打电话、微信聊天等方式诱骗被害人加入炒股微信群。后由微信群内其他成员对被害人实施诈骗,共骗取人民币5万元。

长宁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被告人李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实施诈骗犯罪,应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 例 二

杨某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日前,松江区检察院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杨某某提起公诉。

经查,被告人杨某某在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诈骗活动的情况下,仍将自己的手机卡及多张银行卡给对方使用。2021年8月15日、8月22日,杨某某先后将其名下银行卡借用给他人,用于为网络诈骗犯罪所得的钱款进行转账,涉案金额达人民币20余万元。

松江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被告人杨某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他人提供帮助,应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 例 三

谢某某诈骗案

日前,奉贤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谢某某提起公诉。

经查,2022年4月至5月,被告人谢某某在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为骗取他人财物,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发布消息谎称能够办理防疫保障车辆临时通行证,骗取多名被害人钱款合计人民币2.5万余元。

奉贤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谢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通过电信网络骗取他人财物,应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 例 四

徐某等2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

日前,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秦某某、徐某提起公诉。
新闻爆料联系: @dd6756

广告商务合作: @dd6756
326 views月月, 07:04
打开/如何
2022-09-22 10:04:25
近日,重庆市潼南区公安局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净网2022”专项行动,在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成功打掉一“帮信”诈骗犯罪团伙,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

高频呼叫外省号码

牵出一起“帮信”诈骗案件

只需提供手机和电话卡,就能轻松日赚千元......你以为很简单?你以为没啥影响?你以为你赚了?

错!你正在实施“帮信”诈骗犯罪!

近日,重庆潼南警方接到线索,辖区境内有两部手机疑似正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接报后,潼南警方立即展开缜密侦查,经层层深挖,一个以周某某为首的“帮信”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为尽快将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专案组民警连夜整理相关线索,在确定了这一帮信诈骗犯罪团伙的成员架构、涉案金额、活动轨迹后,警方迅速实施抓捕,于9月17日晚在潼南区龙形镇将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归案。

经审讯,该5名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了自2022年8月以来,通过租用他人多张手机SIM卡,在多部作案手机上使用远程操作软件,为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提供拨打诈骗电话、接收短信服务,并以此非法获利十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聊天软件寻捷径

为图利铤而走险

本案中,无业人员周某某通过某聊天软件认识了一个自称“明哥”的人,对方称可以提供一个快速赚钱的门道,只需要为其提供手机和多张电话SIM卡,就能按每小时500元左右结算报酬,做得好还有提成。周某某在明知对方是在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后,仍然产生了铤而走险的想法,并迅速找来4名同伙,与其一起实施“帮信”诈骗活动。

据调查,周某某“帮信”诈骗团伙分工明确,团伙成员以每小时200元的价格提供本人或者租用他人的电话SIM卡,周某某按照诈骗分子的指示,负责在手机上安装远程操作软件,更换不同的电话SIM卡,由诈骗分子远程操控该手机拨打诈骗电话,后再根据使用时长结算费用。从8月至今,周某某等人以此非法获利十余万元。

目前,潼南警方已对5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随着对电信网络诈骗打击力度的加大,境外诈骗电话被大量拦截,诈骗分子转而短期租用境内他人电话和电话卡,通过远程软件操作拨打诈骗电话。请广大群众不要出租、出借、出售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等一切涉及个人信息安全的资料,切莫因贪图一时之利而成为诈骗分子实施犯罪的“帮凶”
新闻爆料联系: @dd6756

广告商务合作: @dd6756
325 views月月, 07:04
打开/如何
2022-09-22 06:06:19
本以为是一段甜蜜恋爱,没想到自己只是诈骗分子的“钱袋子”。近日,公安奉贤分局结合“百日行动”相关部署,破获一起网络诈骗案件。

案情回顾

今年3月,家住奉贤区泰日地区的罗先生来到派出所报案称,自己被网友诈骗了29万余元,请求民警帮忙找到网友追回钱款。

据罗先生描述,2021年10月初,其通过一款交友软件结识了一名自称叫“张雪怡”的网友,对方称自己从小出国,在名校读完硕士后归国创业,现经营服装设计生意,居住在上海外滩某高档小区内。面对才貌双全的“白富美”网友,罗先生心动不已,两人在网上相聊甚欢,仅仅一周便确立了恋爱关系。恋爱期间,对方发来照片、身份证及户口本照片,年轻貌美、学识渊博、资产丰厚的“白富美”形象令罗先生深信不疑。

两人在微信联系期间,为表心意,罗先生经常给对方发些节日红包或者送礼物,对方一开始也礼尚往来回赠一些小红包或小礼物,这让罗先生更生好感。在之后交往的5个月中,罗先生陆陆续续给“女友”转了29万余元人民币。

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转账不少钱款,自今年3月初,罗先生便多次提出见面要求,却被对方百般推诿,甚至逐渐开始消息不回、电话不接。在罗先生的一再要求下,对方终于发来了一个上海外滩某高档小区的定位,可当罗先生急匆匆赶至上址时,对方却又玩起了“失联”的把戏。罗先生出示微信照片询问物业保安,得到的回答却是该小区内根本没见过这一女子。

接到报案后,泰日派出所民警立即展开案件侦查。通过罗先生提供转账的信息及聊天记录等证据,民警将目标锁定在一名位于山东真名叫殷某的女子。8月底,民警在济南警方协助下,在殷某家中将其抓获。

经查,殷某根本不是所谓的“海归白富美”,只是济南一酒店的前台服务员,在交友软件上结识了从事基金经理的罗先生后,见对方经济条件优渥,便谈起“恋爱”。期间,殷某多次明示暗示罗先生发红包,共计29万元,而骗来的钱早已被其挥霍一空。

目前,犯罪嫌疑人殷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警方提醒

虚拟世界陷阱多多,网上所谓条件优质对象,极有可能另有一副面孔,千万不可轻易相信,更不可有财物往来,以免上当受骗。
新闻爆料联系: @dd6756

广告商务合作: @dd6756
326 views月月, 03:06
打开/如何
2022-09-22 06:06:08
今天,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第三批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典型案例,案例内容主要包括依法从严打击通过虚构理财项目、假借投资工艺品、冒充养生专家、利用熟人关系、强迫交易等方式危害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体现了广东法院以“零容忍”态度,严惩涉养老诈骗犯罪,深入推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切实保护老年人“钱袋子”安全。

一、严惩虚构理财项目诈骗老年人犯罪——李勇集资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2011年至2018年期间,被告人李勇伙同他人在广州、深圳等地,以获得高额回报为名,诱骗多名老年人购买其虚构的理财产品骗取钱财,先后骗得127名老年人投资理财款共计2308.5万元。后多名老年人未能如期收到利息,且无法联系到李勇退还资金,遂向公安机关报警。2018年7月,李勇被抓获归案。

二、裁判结果

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生效判决认为,被告人李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编造虚假事实和信息,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非法占有和恶意处置参与人款项,集资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已构成集资诈骗罪。故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李勇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100万元;追缴退赔违法所得。

三、典型意义

犯罪分子在没有实际业务支撑和盈利来源的情况下,虚构理财项目,以承诺“保本高息”“保证收益”为诱饵,利用老年人渴望关怀、寻求养老保障的需求,诱骗老年人签订投资理财协议将“养老钱”用于投资,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行为性质恶劣。人民法院依法严厉打击虚构理财项目诈骗老年人犯罪,切实守护老年人“养老钱”。
新闻爆料联系: @dd6756

广告商务合作: @dd6756
325 views月月, 03:06
打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