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下班時間用來上課、做副業⋯真的值得嗎?投資報酬率的3種算法】 | 商業周刊

【下班時間用來上課、做副業⋯真的值得嗎?投資報酬率的3種算法】

做任何事情,都要求投資報酬率。這是正確的思維嗎?

在台積電工作的時候,任何投資計劃都要求投資報酬率。一但發現投報率很低,我們就會收手不投,因為根本划不來。投資報酬率,簡稱ROI(Return of Investment),定義就是投資獲利相對投入資金的比例,公式如下:投資報酬率(%)=投資淨損益/總投入資。

在台積電的時候,有幸參與很多的投資專案,每一項專案都要詳細規劃,要算出清楚的投資報酬率,提供給主管來做決策。客戶的需求只要改變,計畫就要隨之調整。

因此,做這樣一個投資專案時,我們會設計一個演算法,我稱之為「系統性思考的模擬方法」。當時,我常計算各種投資報酬率,然後提供給主管做決策。慢慢的,我養成了某種習慣:不論做任何事,開始行動前,都要計算一下投報率。投報率不高,暫時就不要執行。

但無法量化的指標呢?

我有一個非常喜歡學習的朋友,這幾年來,他上過非常多的課程。上課對他而言就是一種休息,是一種心靈的提升。

滿足與快樂是「情感」,是很難以量化的投資回報,我稱之為「自我投資報酬率」。這類回收報酬需要時間,「自我投資」的威力,也許就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指數成長、一次爆發。

另外一種投資報酬率,我稱為「邊際型投資報酬率」。這個投資本身可能難以量化,但卻可以讓其他事情的投報率變得更高。

究竟,一個「系統性思考的模擬方法」該怎麼做?有哪些條件?又有哪些事算不出投報率?或不一定要用投報率去評估?⋯

詳見全文:https://pse.is/3p59bc

長按訊息或點右下按鈕,馬上分享!
點我加入追蹤商業周刊Telegram頻道► https://pse.is/38ne3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