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q4y1T7oH/?spm_id_from=333.7 | 老人和糟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q4y1T7oH/?spm_id_from=333.788

最近准备搬家去一个距离公司 10km 左右的地方,在物色新的小牛电动车,于是某位再也看不下去我持续不断买小牛的朋友给我推了上面的这个视频。

我从 2017 年买第一辆新国标电动车(小牛 U1)以来,这几年在同一家小牛专卖店买了 4 辆车,一辆送人,三辆自用,算是典型的智商税选手了。

其实我也骑过几大传统品牌各自的「神车」,尤其是雅迪 DT6,有段时间我骑小牛 MQis,和我打配合的项目经理骑雅迪 DT6,我们有充分的换骑经验

我是不是很清楚雅迪和爱玛骑起来比小牛九号强?是的。

我是不是会用到小牛和九号的那些「智能功能」?根本不会,要不是照顾店家情绪,我根本连绑定小牛 app 都不会去做。

那我下一次买车的时候(比如说现在)是不是会买雅迪和爱玛呢?也不会。

如果你看小牛和九号的车,会发现它们是自己的一个 original 体系,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从最便宜轻薄的系列到最重最贵的系列,都是 uniquely 小牛,或者 uniquely 九号,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原创思路,并且交付的成品也确实很漂亮。

但是雅迪和爱玛,每个型号看上去都不一样,除了商标以外没有任何整体性/辨识度可言:如果你给小牛和九号互换车标,你会很明显地感到「这明明是一辆九号,为啥挂了个小牛标?」,但是如果你给雅迪和爱玛的车型互换车标,你不会觉得有任何异常。

而更重要的是,雅迪爱玛的所有这些外形五花八门的型号,它们全体看上去都很丑。

这个世界上有无数漂亮的踏板小摩托,甚至也并不缺乏漂亮的电动自行车,所以如果你不介意抄袭致敬,而又想要把外观做得有品质一点,那么其实你有无数的目标对象可以去照抄、模仿、致敬、魔改。而大部分传统电动车品牌都没有意识去做:它们的视野很窄,小牛闯进来了就盯着小牛学习做圆形大头灯,九号闯进来了就盯着九号学习做高饱和度的撞色装饰件,至于小牛和九号在思路上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旁边不同品类和海外的大量素材,则根本就不在它们的考虑范围内。

最终大家都得到了与德行相匹配的结果:雅迪和爱玛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去完成技术水平很高的新车项目,充分润泽线下渠道以后还能有价格优势,但是车子丑。小牛和九号只能产出技术上压着及格分的车,成本很贵更新周期也很长,但是确实全方位地漂亮不止一点。以及最后,小牛也被迫去开了一条低价简化车的产品线(GOVA)。

作为消费者,我的典型使用场景是每天骑车往返总共就 20 多公里,并且都是很好的路(北京四环线、或者望京里面那些大路),所以我没有那么在乎续航、避震、人机工学、甚至耐久,这些地方做到及格分就好。但是我确实很在乎外观,并且后面还想自己搞各种改装(比如小牛的踏板中置箱我就觉得很好,这次会装一个)。

于是留给我的选择就只有小牛了。

我也想起另外一个类似的案例:有个朋友长居印度,跟我说印度街上到处跑的那些 Piaggio 三轮摩托车,有好看的车身曲线,外观和配色都很漂亮,充满了复古的风情。但是国内街上的那些载客和载货的三轮摩托,就是横平竖直+傻大黑粗+廉价铁皮,一点美感也没有。

我跟他说,你想过没有,中国的这些国产三轮农用载货/残疾载客摩托之所以做得横平竖直傻大黑粗,是因为这样才是工艺不断简化、可量产性最高、成本最低的方案,才能大量地去生产和普及,一个三轮摩托车到了 21 世纪还保留着 1960s 风格的复杂车壳工艺和曲线外观,是不是优先级搞错了,这是不是印度发展不起来的几万个理由之一?

但是如果我自己不得不去选一辆三轮摩托车上下班通勤用的话,那我会毫不犹豫地去买 Piaggio,而不是潍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