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这个月中国社交媒体上对于南京大屠杀讨论频繁,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一 | The Sociologist

这个月中国社交媒体上对于南京大屠杀讨论频繁,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一老师在课堂上质疑遇难人数而 被校方开除,浙江海宁一名女子在公祭日当天穿着整套和服外出而 被举报并被警方调查,公祭日当天一香港小学播放南京大屠杀影片引发两地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同视角的 质疑。而对这位上海教师的言论,毫无意外地看到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公众号侠客岛昨日发布 文章 标题里带着「历史虚无主义」一词。

「历史虚无主义」是中国的特有词汇。这个词出现在 英文报道 中的时候,一定会对 historical nihilism 进行引号标注,并给出解释,告诉读者这个词在中国是用来形容挑战官方历史版本的讨论或研究,和尼采一点关系也没有。而被意识形态化的也不只是历史虚无主义,污染也延伸到了包含其中的「虚无主义」。在喉舌媒体的熏陶下,许多人或许会自然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起虚无主义一词,用于观念冲突中的攻诘。

虚无主义原本是一个复杂的哲学概念,一方面这一思想的本质是虚空、否定、极度怀疑;另一方面对于无、不、空的思考也正是生命存在意义探寻不可避免的问题。后人现代与后人类的许多主题也正衍生自虚无主义的价值影响。

此前在网站或频道简介中订阅了 newsletter 的人,上周或许收到了许久未接收到的邮件。将频道已有的内容自动打包寄出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更何况已经沉寂了这么久。现在通过 Revue 每周刊出一期,内容是一周内所浏览的信息碎片。

提到这里是因为上周的 issue 文尾贴出了一篇《性别虚无主义:一份宣言》(Gender Nihilism: An Anti-Manifesto)。每当有人希望获得一个确切的基于性别的身份标签时,我就会举出这篇文章的观点。

自我、主体,是权力的的产物……

……没有静止的自我,没有不变的「我」,没有超越主主体的历史。我们只能用赋予我们的语言来指称自我,而语言在历史中剧烈波动,并在日常生活中持续波动。

性别是一组特定的话语,包含在医学、精神病学、社会科学、宗教以及我们与他人的日常交往中。我们并不把性别看作是我们「真实自我」的一个特征,而是看作是我们发现自己在其中运作的意义和可理解性的整体秩序。我们不把性别看作是一种稳定自我的描述。相反地,我们说性别是做和参与的,是一种创造性行为,通过这种行为,自我被建构,并赋予社会意义和意涵。

但任何的理论都不必接受,而可以随意地当成一个有趣或无聊的视角。虽然我在某种程度上愿意自称性别虚无主义者,但并不会挂着一堆符号标签生活,即使这个标签是反标签的。作者 Alyson Escalante 后来也对这篇招致批评的宣言做出回应。Alyson 表示当时「身份泛滥」是产生理论的背景,但并未能解释问题根源。

最后借用 Alyson 的附言末尾一言:

Keep resisting, keep struggling, keep discussing, keep surviving.
坚持抵抗,坚持斗争,坚持讨论,坚持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