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看到了一个人的直接粘贴式 SSD 扩展改造方案,里面也有提到电视剧 | 老人和糟

看到了一个人的直接粘贴式 SSD 扩展改造方案,里面也有提到电视剧「硅谷」里的直接粘贴 dongle 解决方案:

https://ernestas.me/function-over-form-mounting-external-ssd-on-macbook

我想起以前每年要准备好几次发布会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这么干,直接把一个 dongle 粘在后盖上。

照片是 2019 年我的装备情况(打了马赛克的标签上写着我的姓名和手机号),没有尼龙魔术贴这么精致,就是简单粗暴的强力双面胶(也是因为 dongle 不需要拿下来)。

在 2019 年及以前,dongle 上的常驻设备通常会包括:

一个华为 Mi-Fi 配合多张无限流量 4G 卡(大型场馆提供的无线网络普遍很差,但是在发布会开始前人特少的时候,4G 网络通常速度非常快);

一个海盗船 USB-A 高速U盘(前老板的自用和播放设备是几台垃圾桶 Mac Pro,2019 年场馆供应商的播放设备是 5 台 late-2015 的 15 寸 MBP,所以一直都需要A口U盘);

除此之外还需要随时准备接入 SD 卡(摄影老师给你发产品照片和场馆照片)和 HDMI(多人预审阅幻灯片草稿)。

2020 年以后场馆供应商开始提供 USB-C MBP(16 寸),我的海盗船A口U盘换成了三星 T7,这个就不方便直接插在 dongle 上携带了,解决方案是穿一件胸前有两个大口袋的工装衬衫,然后两个口袋一侧放短线一侧放硬盘。

尽管「we believe in a wireless future」,但是实际到了生产环境,最先失效的一定是 AirDrop 和各种依赖网络速度的无线传文件方案,和各种基于网络协作的应用比如 Figma 和______。

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大屏幕播放的 Keynote 文件其实非常小,一般只有个位数 GB(比任何一个需要现场播放的宣传视频都要小很多),但即使这样,在线传一个版本也会需要长时间的等待、并且一次性烧光你必须省着用的当日流量配额,而用高速U盘传一次就只需要不到一分钟——最传统的总是最好用最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