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2022年6月12日】 愉快的周末又到了寂寥的结尾。下周打算只上四 | 鱼更的兔子洞

【2022年6月12日】

愉快的周末又到了寂寥的结尾。下周打算只上四天班,只有这点还值得期待一下。

这个周末,照例非常大雨。广州今年雨水实在太多,从端午前下到端午后,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珠江的水涨满了,像要溢出来似的,浊黄浊黄的。这种天气当然很不适合出门。不过,在今天傍晚,我和室友小崔一起去了一个书展。书展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我在里面买了一个环保袋,环保袋上面印着血红的大字:”病毒不会使坏伤害我们的都是人啊-是人“。这是属于这个时代的纪念。

今天,我偶尔在台湾的某家新闻的telegram账号上看到推送,才知道章诒和这两年写了《往事并不如烟》的续篇,今年2月刚在台湾出版。不明白我怎么会miss了这种重要的新闻——我觉得在几年前的网络环境里,豆瓣上一定会有人讨论的。看了一眼豆瓣的数据库,不知道到底是没有人加这个条目,还是有人试图加了,但不成功。无论如何,如今的我都不再有兴趣帮豆瓣添砖加瓦。我转头登上了Neodb,在它的数据库里添加了这个条目。

我能获得这本书的唯一手段是z-library,而且只有epub的版本。刚好,618快到了。今年的618,我打算买一个国产的、能兼容epub的电子阅读器来玩一下。等我买到了阅读器,我就能开始读这本书了吧。读盗版书对不起作者,只能在心中磕头谢罪了。

唉,不过章诒和的这些书并不好读啊。在上周读完《往事并不如烟》后,我觉得自己这两个星期,甚至这个月都没有能力再进行任何严肃阅读了。真的需要缓一缓,太沉重了。

最近唐山发生的新闻引起的社会情绪让我想起去年英国的Sarah Everard案——这种情绪不仅是针对这个案件本身,而是针对过去所有类似事件的总和,是女性”我们受够了!!!“的呐喊,是西安地铁事件、丰县铁链女事件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的结果。

在中国生活的这几年,我感受到这个社会变得日渐厌女(本来就已经很厌女了)。说实话,这是意料中的事情,因为极权国家必然是厌女的。所有的极权国家都很喜欢用通常用来描述男性气质的、”阳刚“的词语来描述某种”理想社会“的形态。我虽然一时想不出一个例子,但是如果每天留心街上悬挂着的红色标语,便不难感受到这种”社会主义语文“的厌女。我们国家的领导人还讲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发言——在评论苏联解体时,他老人家感叹当时的苏联”竟无一人是男儿“。真是厌女厌到家的一句话,让人如鲠在喉,也让我从此对这个国家的女性权益不报任何希望。说实话,如果这个世界是女性来run的,大概一开始就不会有苏联这种阴间东西了吧(笑)。

今天跟小崔聊起这件事,她说昨天在地铁上旁听一个女生跟自己的男朋友说这件事。女方说得很激动,男方只是一直沉默,一直沉默,一直沉默。她说完,我们相视而笑:多么典型的场景啊。我回想起我认识的所有男性,他们要么就是浑然不觉,要么就是对这些议题完全不感兴趣。哪怕是我认识的最爱在网上为女性摇旗呐喊的男性朋友,也没有发短信给女生,确认她们在会面结束后是否安全到家的习惯——而这个是女性朋友之间的基本操作了。还有的人呢,你知道他们是真不懂。哪怕时间已经很晚了,他们也没有意识说要早点结束会面,免得女生在黑夜中独自回家危险。但是其实女方的内心会感到很焦虑:过了某个时间点后,多一分钟就会增加多一点回家路上遇到的风险,就需要多一点绷紧的神经。

我呢,我早就累了,早就不想在不现实的要求里消耗自己的精力和情绪了。这里说的”不现实的要求”,指的是一种男性对女性的这种处境和风险的“感同身受”。感同身受其实是一种很稀有的品质,个人感觉现实生活中拥有这种品质的人其实很稀少。你看,地铁里的女生就希望她的男朋友能够感同身受。如果换作是我,I won’t even bother trying。我从来没跟我的男性朋友们谈论过这些话题,没有其它原因,懒得开口而已。我有的只是内心淡淡的羡慕:有人可以对这种风险毫无察觉,有人可以不关心这种风险,真是一种privilige.

这当然是很消极的态度,希望大家还是要比我积极一点(笑)

今天想分享的是BBC Documentary的一期播客节目,是对脱北的朝鲜外交官太永浩的采访。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记得,我一直在读太永浩写的一本名为《三楼书记室的暗号》的书,已经读了一年半了,至今还没有读完……我是有心想完成这本书的,但是它实在是写得有点dry,所以阅读进程比较慢。BBC的这个播客相对来说更为有趣一些,可以听到太永浩本人用英文自述成长经历、职业经历和脱北原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稍微听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