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HK.feature 誌

电报频道的标志 hk_feature — HK.feature 誌 H
电报频道的标志 hk_feature — HK.feature 誌
通道地址: @hk_feature
类别: 没有类别
语言: 中国
用户: 2.07K

Ratings & Reviews

3.00

2 reviews

Reviews can be left only by registered users. All reviews are moderated by admins.

5 stars

0

4 stars

0

3 stars

2

2 stars

0

1 stars

0


最新信息

2023-06-05 07:29:37
【旺角燭光不再 食環署掃街 易拉架婆婆遭殃街頭痛哭】

【#全文見留言】

6月4日街頭「異常」的蕭瑟,COLLAR成員許軼的生日應援雪糕車,也警方因「日子敏感」為由被勸駛走。昨晚照亮旺角黑夜的,不是燭光,而是不斷閃爍的警車燈。

食環署的「掃街行動」沒收婆婆管理的易拉架,劃破6月4日旺角街道的「寧靜」。約晚上8時半,一位婆婆正在回收豎立在西洋菜南街各處的廣告易拉架,她把大約8個易拉架收回,放在手推車上,其間離開了手推車一會。食環署職員發現手推車後,馬上用攝影機拍下作證,並即時沒收手推車。婆婆見狀與職員交涉,懇請職員還回手推車,惟被職員拒絕。

婆婆當下情緒激動,不斷嚎啕大哭,又將自己的手拉車仔摔落。駐守的防暴警見狀便上前安慰。一名警員向旁邊的食環署職員說道:「你們(食環署)是不是應該向她解釋清楚?」該名食環署職員聞言後上前,但並沒有對婆婆說話,只是站在一旁看著她。

婆婆被警員從路中心帶回路旁,一名白衣食環署職員向她表示:「你有機會可以申請返(手推車),看法庭會否還給你。」說畢其他職員將手推車收走離開。警員其後給婆婆一支水,亦離開了現場,獨留她一人在原地呆站。

婆婆向《誌》哭訴,她必須為每個易拉架向老闆賠償200元,而這次手推車有超過8個廣告易拉架,她至少一共要賠償1600元。對於婆婆而言,1600元是一個大數目,如她順利回收,她只能從每個易拉架中賺取30元,是賠償金額的15%。這並非她第一次「遭殃」,那次她賠償了多達2000元。

她哭著說「政府都是仆街」,經過的路人說她「扮可憐博同情」,而一旁的商場保安則安慰她,也表示已將紙皮收集好留給她。

採訪 / 劉彥汶
437 viewsedited  04:29
打开/如何
2023-06-05 03:22:42
【六四34 維園嚴控燭光】

據記者下午5時至晚上9時許在SOGO對出觀察,十多名市民被帶上警車,《誌》拍攝到前記協主席、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特約記者麥燕庭、社民聯主席陳寶瑩、前職工盟副主席鄧建華、前支聯會常委徐漢光及杜姓市民被帶上警車。

黃昏6時45分,陳寶瑩手持兩朵黃色紙花及電子蠟燭,沿東角道步行至銅鑼灣E出口被帶到封鎖線內截查,雙手手臂被抓緊。陳與警員爭持時質問警員「你要解釋我犯咩法!」陳寶瑩被押上警車前,高呼「悼念六四無罪」。社民連向傳媒透露,陳於晚上9時15分獲准離開警署,暫時未被起訴。

前職工盟副主席鄧建華穿上八九六四《文匯報》頭版的T-shirt,同樣被帶上警車。前支聯會常委徐漢光在SOGO對出手持電子燭火,當徐想高舉電子蠟燭時,警員用手按下,徐被帶上警車上,依然亮起燭光。據悉,麥燕庭與鄧建華分別在晚上11時、11時53分離開灣仔警署。

採訪 / 實習記者 梁耀聰、任葆穎、郭穎琳

https://fb.watch/kYV3TgkZJL/?mibextid=cr9u03
462 views00:22
打开/如何
2023-06-03 17:29:28
【#六四34 港漂紅白藍 通往天安門的白紙】

【專題全文】https://ly.hkfture.com/SkWuO

2022年11月,在新冠疫情期間各省爆發「白紙運動」,香港百餘名示威者響應,當中參與者不乏港漂。一些趕上「尾班車」見證六四燭光晚會的港漂跟記者分享,縱使香港再沒有標誌六四的物品,這片土地已變成「曾經」,但香港仍代表凝視天安門的地方。

34年過去,這點燭光未能連繫不同世代、爭取民主的人,但「白紙」新誕生的一些想法、六四的經驗亦連繫著這片土地的命運。《誌》訪問兩名在港參與「白紙運動」的港漂,讓他們分享天安門留給他們的衝擊、一次「白紙」的偶然經驗,以及在香港遇到的中港身分矛盾。

一張通往天安門的白紙,仍待新一代塗上新的內容。

小時候Zac在沿海居住,小手伸到收音機的按扭「左扭右扭」,意外地聽到香港的電台聲音。每逢六四,她從收音機隔岸知道六四,但「無綫電視播六四新聞時,總會插播一個畫質很差的旅遊節目,當時我心想:『為何每年又是這個旅遊節呢?』」對比收音機的資訊後,頭腦聰穎的Zac很早知道一河之隔下,甚麼是上一輩沒有告訴她的事情。

Zac真切感受到六四的存在,是在北京。當很多人以為北京人忘了⋯⋯Zac聽過親歷者之言,她堅定的說:人民並沒有忘記。北京的大學前輩們跟Zac分享當年事跡,介紹當初睡在這張床的師姐師兄們,當年如何跑去天安門,叫過的口號⋯⋯,還有他們生死。

學長跟Zac說,在九十年代初的六四,學生為悼念死者,在宿舍窗外拋出多個玻璃樽,以玻璃樽落地鏗鏘的粉碎聲模擬六四的槍聲。其後當局在「特別」節日高價收購所有玻璃樽,但也阻不了之後的學弟們用其他方式悼念。

Zac在北京讀書時,依然有女學生手持白鮮花站著,校內的便衣公安見狀很快上前查問「幹甚麼?」,女同學稱:「在等人。」該名女同學最後受到校方處分,老師忍不著挺身維護:「你們沒有證據她在紀念六四,她可以等人的呀。」師生上下一心保著這位「白花女孩」,最後女同學免了處分。

誌報道

∎ JOIN 誌 會員:https://ly.hkfture.com/YWpsb
支持獨立媒體繼續 #記錄香港 #新聞有價
523 views14:29
打开/如何
2023-05-28 16:51:15
【2023 May ISSUE02 電子報—— 羅鎮傑重審案 旁聽席上的人們 |《SIDE B》延至六月出版(深深鞠躬)|899子彈案】

《Side B》ISSUE 03 將於6月出版,出版日期一再延誤,深感抱歉。踏入5月,主編、記者先後中Covid,美術中流感,集體捱住病撐下去⋯⋯此外, 《Side B》ISSUE 03 「香港解謎」其中章節有關<企圖謀殺哈比人案>,其中一被告梁頌仁涉管899發子彈,即將判刑。為了令<哈比人案>保存其完整性,編輯希望等候判刑結果,將專題在《Side B》,上述原因也令《Side B》延遲出版。

【#專題預告 哈比人案中案 梁頌仁被判9年9個月】

2018年12月31日,串謀謀殺前空少「哈比人」的本土小說家蘇翰韜於香港國際機場二號客運大樓被捕,4年後被判罪成,去年重囚27年。不過,此案尚未完結,除蘇翰韜外,同案還有3名同黨被捕,包括蘇緯軒、翟詠詩,以及案發時20歲的梁頌仁。

梁頌仁在蘇翰韜被捕的同日早上7時55分,於黃埔花園被警員截停並拘捕。警方在其家中一共搜出2枝已上膛手槍、3枝滅聲器及899粒子彈。他向警方表示這些槍械及子彈是由名叫「阿高」和「Terrence」的人所託交給他的,對方向他指出「啲嘢係合法」、「唔會有事」,子彈是「裝飾用嘅」,其他只是電動槍的零件。

雖然他與「哈比人」謀殺案的被告同一時間被捕,亦被列作該案的同犯,但在「哈比人」案的出現率甚低。當警方在他家搜出真槍、真子彈後,他被控「無牌管有槍械或火藥」罪,並從「哈比人」案中分拆出,另行作審訊。

在梁頌仁家中搜出真槍與真子彈,是不能辯駁的事實,而根據《火器及彈藥條例》第24條「推定」,只要證明梁頌仁管有內藏真槍和子彈的容器,便可推定他管有袋子容器內的物品,繼而推定他知悉槍械和彈藥的性質。

梁頌仁坐在犯人欄後,雙目看似沒有焦點,一時凝視庭上的法官、律師,一時低頭看地下。陪審團最終以5比2裁定其「無牌管有槍械及火藥」罪成,被判囚9年9個月。

∎ JOIN 誌 會員:https://ly.hkfture.com/YWpsb
支持獨立媒體繼續 #記錄香港 #新聞有價
550 views13:51
打开/如何
2023-05-19 14:36:19
【弱聽少年羅鎮傑襲警案重審 (1)受襲與調查警員作供 — 辯方質疑警員以健聽人的角度講故仔】

【全文】https://ly.hkfture.com/GgiAz

弱聽少年羅鎮傑(案發時19歲)被控於反修例運動期間襲擊前高級警司區永樑一案,2020年被裁定罪成,羅被判入更生中心。在更生中心服刑了7個星期的羅於2021年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上訴。原審裁判官鄭紀航安排4天(實際6天)審訊,法庭為羅安排擴音耳機,傳譯員跟隨裁判官、律師的說話,用咪高峰在被告的擴音耳機複讀一遍。

羅鎮傑指出,當時法庭在助聽器上戴上擴音耳筒,導致疊聲,加上疫情期間負責複讀的傳譯員戴上口罩,令他羅讀不了唇。

證人之一警員劉志威指出被告被拘捕後作出口頭認罪,其證供至為重要。上訴庭法官張慧玲翻查原審複問羅鎮傑的部分,考慮到羅上述口頭認罪的說話「一時衝動對不起」與「一時衝動打差人」的意思完全不同,羅有可能聽錯。張官指出原審裁判官鄭紀航與辯方律師均有出錯,為了讓羅得到公平的審訊,決定發還重審。

劉志威作供指,在地下拾起助聽器一刻,意識到羅鎮傑是聽障。

辯方:喺呢個階段,你得悉被告殘障,作為警員,我諗你會特別想關注佢聽唔聽到嘢呢方面的福𧘲?

劉志威:同意

劉稱,知道弱聽與聾的分別。

辯方問,在C出口站內是如何跟羅溝通?羅接受盤問時指,有靠近羅的耳邊說話,用正常語速及聲量向對方講話,印象中羅並沒有要求他重覆說話,「佢嘅表情是聽到,所以無需要大聲。」

蘇律師稱,「平機會新指引指出,與弱聽人士溝通時,最好保持1至2米,讓助聽器收到音,靠近耳邊的做法亦是剝削對方讀唇的機會。」

劉警員帶羅到警署後,辯方質疑為何沒有向當值官表示對方聽力有問題?劉解釋:「我唔知被告人弱聽有幾嚴重,佢只係講聽唔到嘢(他只是跟我說聽不到東西)。當佢戴上助聽器後,表示聽到。」

蘇指:「聽到說話與聽唔聽得明,是不同的。(聽到聲音與理解內容是不同的)」

劉表示明白,「我有問佢有咩唔明,隨時問。」 蘇律師直指原審時他沒有說,口供紙也沒有講,在庭上突然有這一句,懷疑劉是即時「作出來」。劉否認。

∎ JOIN 誌 會員:https://ly.hkfture.com/YWpsb
支持獨立媒體繼續 #記錄香港 #新聞有價

採訪 / 記者關震海
562 views11:36
打开/如何
2023-05-13 08:18:39
【2023 May ISSUE01 電子報— 五一坦白講 零示威集會可點樣推動工運 / 《悲情城市》與台灣前新聞官張超英 / 羅鎮傑案 (1)移動的防線】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於4月訪港,向傳媒表示:「示威遊行並非表達訴求唯一方式」。代表建制的勞工組織「勞聯」(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即「縮手」撤回五一勞動節申請示威,前職工盟主席黃迺元及幹事杜振豪則堅持申請。黃迺元於4月26日一度消失,及後即時取消申請遊行,杜振豪澄清黃沒有被捕,「但情緒崩潰,顯然承受了巨大壓力」。

五一再沒有遊行,在《港區國安法》之下未來的勞工議題如何走下去?在沒有「遊行」的五一勞動節,主編請來擁多年組織勞工運動經驗的前職工盟成員麥德正(現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幹事)分析過去工運社運化的影響;與此同時,工運縱使舉步為艱,香港人想站出來倡議勞工權益,未來應如何走下去?

* * *

弱聽少年羅鎮傑在反修例運動期間被告襲擊前高級警司區永樑一案,於2022年上訴得直至今,案件拖了大半年,5月8日終於開庭。辯方以檢控逾期為由申請永久終止聆訊,裁判官鄧少雄拒絕申請,審訊繼續。

羅鎮傑被控於2019年9月15日於銅鑼灣站C出口搶去高級警司的胡椒噴霧及以致他受傷。在首次審訊中裁判官鄭紀航只安排4天審訊,以「複讀」的形式給被告作供,法庭為被告安排擴音耳機,裁判官或律師在庭上說一句,複讀員用咪高峰在被告的擴音耳機重讀一遍,確保被告聽清楚審訊內容。這做法,變相令被告的耳邊戴上「雙重」的助聽器。

鑑於上訴庭法官批評傳譯方法對羅鎮傑不公,以至羅「聽錯」問題罪成,負責重審的裁判官鄧少雄改變傳譯方式,以字幕交待庭上控辯雙方與裁判官的對話,讓被告羅鎮傑清楚內容。

開始聆訊之初,鄧官提醒各方:「留意到打字嘅速度,跟我們講嘢速度有一段距離,審訊過程入面,證人、控辯雙方要調節講嘢嘅速度。以確保螢幕上是完全顯示所有的對話。」,鄧官又要求證人、律師多用斷句,方便打字員記錄。審訊亦安排大約10天,比之前多6天。

∎ JOIN 誌 會員:https://ly.hkfture.com/YWpsb
支持獨立媒體繼續 #記錄香港 #新聞有價
250 views05:18
打开/如何
2023-05-04 16:23:44
【自主記錄— 野草仍在燒 帶著香港人身分去移民】

全文:https://ly.hkfture.com/WXjwT

「離開,是人生很難的決定⋯⋯」,香港開關後,歌手黃耀明在演唱會的後台接受訪問時哽咽說。2020年開始,英國、加拿大、澳洲陸續開放給港人移民,根據香港統計處的數字,2021年中至2022年中,淨遷移人數達11.3萬,移民潮還未見盡頭,去或留仍然是港人面前的分岔路。移民的決定有多難,香港人也要決定。

香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1967、1989至1997年亦經歷移民潮,每一個年份的數字似是時代密碼。2020年湧上來移民潮,來得史無前例的急勁,港人帶著2019年的記憶、情緒到他國生活,一切重頭再來,殊不容易。

導演黃靖凝(Crystal)與攝影師Stanley製作紀錄片《野草不盡》(The Grass i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記錄後2019年的離散情況,捕捉年青及中年移民人仕懸在內心的那份「掙扎」與揮之不去的烙印。香港經歷疫情與《港區國安法》的洗禮後,表面的平靜掩蓋不了城市裏遍體鱗傷。

採訪 / 關震海

#香港故事自己寫
223 views13:23
打开/如何
2023-04-26 17:39:00
【性 / 小眾提前一起長大 中學生自組性別研究學會】

【全文:https://ly.hkfture.com/pHUFv】

坐在中間的是完人(化名),去年創辦北區中學生性別研究學會,說起創會的理念、願景,眼睛閃爍著光芒。坐在她身旁的貓妹(化名)和Wall姐(化名),分別是中二與中四生,侃侃而談性/小眾遇到的困難,青澀中藏不了有別其他青年的成熟氣息。完人去年中學畢業之後,貓妹和Wall姐便擔當起學會的主席。這個學會現有30多個成員,是香港首個由中學生創辦的同志組織。

除了在社交平台上發布帖文,成員們也曾經考慮在校內舉辦講座,或者用早會時間做分享,但貓妹坦言學會沒有權力舉辦活動。校長和老師們雖然私下真心支持學會的理念與行動,但仍要對校董會、家長與同學負責,而學會倡議的性別議題對某些人來說太前衛,未必接收得了。

創辦之初,學會就因為使用了中學校名,引起一些家長同學投訴,最終要改名為「北區中學生性別研究學會」。不過完人覺得學會以地區分界,為同齡服務,比傳統「入校」做講座更軟性,令人「聽得舒服」。

雖然學會沒有資源舉辦各樣活動,但成員們時常被邀請參與各種性別相關的展覽、音樂會等,也有雜誌社將性別議題相關的刊物派給他們。完人相信成員們從小接觸、了解這些議題,裨益甚大,同時可以讓成員們互相陪伴、一起學習。而他們也希望將性別友好的氛圍帶到校園每個角落,例如在校園內派發彩虹旗,讓未出櫃的性/小眾不必擔心自己孤身一人。

採訪 / 陳朗酲

【性/別小眾 衣櫃圍牆 專題】
https://hkfeature.com/?post_series=stress-of-sexual-minority

∎ JOIN 誌 會員:https://ly.hkfture.com/YWpsb
支持獨立媒體繼續 #記錄香港 #新聞有價
195 views14:39
打开/如何
2023-04-25 15:24:42
【誌 x 獵人書店 《悲情城市》包場+映後談 —— 總有一天「可以講」】

每一個城市該有一個名字,讓後世朝着這個方向探索自己的身分。

蔣經國離世前半年,1987年7月14日,台灣政府宣布解嚴,當時籌拍《悲情城市》的新晉導演侯孝賢正在籌拍《悲情城市》,劇本原本講上世紀五十年代基隆港走私家族的下一代在八十年代的紛爭。

台灣解嚴,報禁解放,侯孝賢與編劇吳念真決定將《悲情城市》大改編,將原本的舞台基隆港改作九份,時代背景改為1947年,直接已「二二八」事件作藍本。侯孝賢曾在製作特輯說:「當時跟吳念真也感覺到,二二八可以說了,基本上這麼多年沒有人肯講,我們做資料搜集只找到一本《二二八真相》。結果與吳念真一起到九份訪問二二八親歷者,寫成《悲情城市》。」

解嚴打開缺口,令電影人「可以說」,侯孝賢才可以讓台灣人回望這座城市的悲情,一切來自二二八事件,直視自己的傷痛,侯孝賢自言《悲情城市》猶如解開台灣人的心。

放映會邀請九十後年青作家/學者亞然來和我們作個簡短分享,亞然著有《孤獨課》、《醒來的世界》及《重回舊地》三本書,紀錄在國外及香港留學的日子及政治觀察,他亦曾居住台灣一段日子研究台灣政治。

主持:獵人書店店長黃文萱、誌傳媒主編關震海
日期:五月六日(星期六)
時間:15:35開場 (片長157分鐘+30分鐘影後談)
地點:高先電影院 (堅尼地城吉席街2號)
嘉賓:亞然(《孤獨課》、《醒來的世界》、《重回舊地》作者,研究香港及台灣政治多年)
費用:$150 (會員價$130 )
報名:https://hkfeature.com/?ff_landing=57 (*#會員注意:會員需要登入,paste網址再買票)
*戲飛不設劃位,先到先得

獵人書店 Hunter Bookstore
261 views12:24
打开/如何
2023-04-15 08:44:52
【專訪劉國瑞— 在躁動十年 在香港的車內車外創作一齣公路電影】

全文:https://ly.hkfture.com/FoeYs

若流砂在河口聚成洲,電影《白日青春》就是導演劉國瑞反芻33年人生的成果。

2008年,18歲的劉國瑞從馬來西亞來港升學。除去90後、馬華、新移民等的身分標籤,年輕人投身馬來西亞與香港的變革浪濤裏,生命能拼發出怎樣的可能性?

劉國瑞並不是在拍2023年版的《投奔怒海》。這位馬國少年沒有從旁觀者的角度看香港,在他創作的「公路電影」中,他「下車」走上公路,置身其中,感受大時代。剖開《白日青春》的肌理裏頭不僅是難民,電影母題是流動的年輕人們,也是他們在各地社運浪潮下詰問的身分與未來。

採訪 / 曾雪雯

【有關難民探討的伸延閱讀 —​​談《白日青春》的真實性】https://ly.hkfture.com/eFBkb

∎ JOIN 誌 會員:https://ly.hkfture.com/YWpsb
支持獨立媒體繼續 #記錄香港 #香港有誌
54 views05:44
打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