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电报频道的标志 hayami_kiraa —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H
电报频道的标志 hayami_kiraa —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通道地址: @hayami_kiraa
类别: 没有类别
语言: 中国
用户: 18.65K
频道的描述

一个满足日常好奇心的私人博客。关心科技/人文/艺术/城市公共空间/女性和性别议题/劳工权益/个体叙事/新闻媒体/电影/纪录片/音乐/书/星星
个人网站:https://hayami.typlog.io/
公众号: Hayami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讨论组:https://t.me/ WT_fCompIebZup2N

Ratings & Reviews

4.00

2 reviews

Reviews can be left only by registered users. All reviews are moderated by admins.

5 stars

1

4 stars

0

3 stars

1

2 stars

0

1 stars

0


最新信息 20

2022-02-23 19:01:29 台风天

1.

昨晚豆瓣被禁言了60天,早上点到了进了网页版查看自己的主页。

网站版拉到最下面是一个留言板,上面停滞着唯一一条留言,日期是2018年2月。

漫无目的地顺手点进主页,看到留言的主人刚标记了《花束》。还是2022年2月2日的首映,都不用上班的么,我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但看到短评的那一瞬间,文字像蜜蜂一样钻出屏幕、蛰向眼睛,酸到流眼泪。


2.

去年夏天,上海经历了一场13级超强台风。

来自热带海洋的水汽,随着气压变化和星球转动,在北半球的空中卷起了空气漩涡。海水越来越热,气旋越来越强大,最后形成台风。

传说上海有结界。风会巧妙避开超大型城市,移入东海,偏向西北,最后扑上浙北的小城。

而那次的“烟花”被称为这座大型城市十年来最大的台风。大雨将至,气压闷热,人们像虾米潜入了海底,或恐慌、或期待。蓝色预警布满屏幕,气象台模拟着台风路径,居委会的广播嘶嘶哑哑,依稀的路人步履匆匆,风卷袭着雨,雨裹挟着残枝半叶,整个城市都被淹没了。

“在上海台风夜过去的夜晚,祝大家勇敢有所爱。”

我在屏幕里敲完了最后一句话,收拾心情准备出门吃饭。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会是一篇好文章,因为我花了三天的时间,把读过的书、读过的电影、爱过的人融进这个文本里去。

我知道人们太喜欢从影视文本的蛛丝马迹里找到自己的影子。把自己的经历,嵌入到别人的故事里,观众如此,读者也是如此。


3.

女友若冰在看完影评之后,转发说「放下,给我放下!」
我嗤笑了一下,轻描淡写地说,写作素材罢了。

的确如此。写影评的时候我的确哭过,也难过过。与其说是在感伤,不如说我深知写作技巧,所以巧妙地“让”自己进入了这么一个状态。等到任务完成,就迅速抽离开,像是给情绪安置了一个水龙头。随用随取,不用关掉。

影评发出来之后,的确也一直排在豆瓣影评最前面。我面无表情地拉着人们挥挥洒洒写的动情评论,对这些 love story 感到厌倦,唯一开心的就是新尝试写作方式得到了认可。

我更从没想过把影评当作一个对话。

分手之后,再没有过任何的连接。没有共同的好友维系,也在彼此的社交媒体上销声匿迹。不视奸,不联系,姿态足够得体,毫不拖泥带水。似乎足够的决绝才能维持心底幽微的矜傲。

直到瞥见广播里说:「看了影评更难过,这是我自己的一段故事」。

春雷轰轰,山雨欲来。故事,这个词用得很重,像是人生画幅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词用得很轻,像是糖果包了一层薄薄的外衣。影评写了时隔半年,分开后时隔一年,我第一次感觉和一个过去的、在我心里已经死掉的人,产生了对话。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感觉,只知道眼睛好酸痛。像是谁都忘了从前做了一场手术。然后有一天,猝不及防地看到了缝在肉骨里的线头,倏忽拔出,越来越长,剧烈撕扯,越来越痛。


4.

一位女友最近在和一个男孩认真 date,从冬天到春暖花开。

她在疫情期间谈了轰轰烈烈的恋爱,那场恋爱像是一场地震,日后的她也处于动荡破碎的余震中。

昨晚她说,和他交谈的时候会忍不住想起前男友,觉得「如果当时和xx沟通的时候也这样就好了」。

日语里有个词叫「残念」。我想到了一场漫天海啸的席卷之下,地表上散落着建筑和生物的残骸;人的心也是如此,谈了一段蚀骨铭心的恋爱,总是会残余或多或少的念想。

只好说如果当年你懂这么多道理,可能也不会喜欢上他了吧。


5.

我说你们进展到这儿,你有恋爱的感觉吗。她说等搬家了再说,以前那个地方有太多的回忆。

好像我也是如此,或者说人真的是环境动物。长宁是一个很有生活烟火气的地方,路上总是能看到老爷爷左手牵着老伴儿的手,右手拎着刚从菜场买的菜;天平路在旧法租界,住在漂亮的花园洋房里,周围除了鸟叫一片宁静。

每次新换一个环境,身上的毛孔就像蒸气的发酵馒头一样慢慢打开,感官会忽然变得很敏锐。搬离长宁家的最后一晚,梦到了他;搬到了天平路的第一晚,也梦到了他。

早上醒来,翻过身去,趴着,弓腰,双手抱腿,像婴儿一样蜷缩成一团。离开梦境的瞬间,与即将到来的现实一天的重叠时刻,变成了一个奇妙的瞬间。日语里有个词叫たそがれ— 在晦暗不明、阴阳交替、轮廓模糊的黄昏时分。你能看到很多白昼看不到的、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人和事,又称“逢魔时刻”。

一定是遇到了魔鬼,才会在梦里遇到了以前喜欢过的人。过去与过去在湿冷的空气中重叠,笑与泪在窗外的鸟叫声中交织,我只能把头埋进床里,像是鸵鸟深陷在一片柔滚烫而柔软的沙漠中。

但是啊,「故事」再怎么被浓墨重彩地书写过,如今也只是记忆的零落。「念想」是一种很轻、很薄、不成气候的东西。即使过去再蚀骨灼心,这样的魔鬼也只是偶尔遇见。像是夏天灌进房间的风,秋天躲在站台下的雨。一下子就没了,消失了。
563 viewsHayami, 16:01
打开/如何
2022-02-22 05:47:01 健身、拍照、感受力和记忆厚度


「有的时候我们看似在保留一个东西,其实我们在放弃某种我们对现实感知的一个自身的权利。」
338 viewsTyplog, edited  02:47
打开/如何
2022-02-17 16:32:05 「偶尔的日记 2022年2月13日」

这个春节,我换了新驾照,开了比18岁拿到驾照后的过去六年加起来还要多好几倍的里程。看时隔六年的两张驾照照片,前一张是厚刘海、圆脸蛋的学生妹,眼睛也瞪得圆圆的,后一张变成了中分的长卷发,仍然圆的脸上多了些棱角,眼神也变温柔了。我感叹:「原来真的是长大了啊。」

终于有机会一个人开车以后,我有些上瘾,有一次开到朋友家做客时竟然忘了关车,傍晚回来时才发现后面的排气管还突突冒着烟。忘记关窗户更是常有的事。最长的一次开车,是把早见送回家,再开回家,来回两小时。年前我开车去她家玩了一趟,那天我在她搬进不久的新家客厅里坐了一上午,喝茶,吃她喜欢的杨梅干,还去家后山上走了走。中午早见爸爸给我们做了一大桌子菜,拿手菜糖醋排骨把我吃到上火。饭后我们在楼顶的天台聊天,因为打不开门,是直接从窗户翻出去的。从早见家的楼顶天台便能看到来来回回的高铁,像巨兽一样呼啸而过,驶向不知道什么地方。从小看着高铁长大,或许心里也会对外面的世界产生向往吧,或许也不一定会。

下午我们又去镇中心逛了逛,买了她童年记忆里的苹果面包和海菜饼。临近除夕的小镇上热闹、喧哗,人们把匆忙的脚步踩在步行街的糖纸、花生壳和塑料袋上,也并不觉得厌烦。手里大包小包提着的年货,是要放在客厅里配茶吃的,坚果、糖果、饼干、肉脯,尽管一大包一大包地买,吃不完是不要紧的。一年到头,好歹有这么一次,人要这样过量地奢侈浪费。这样的景象,在我心里是很熟悉的。早见家所在的小镇和我家所在的小镇属于一个县级市,开车距离一小时,方言并不相同,但也能彼此交流。在以往,我一定觉得这样的距离很遥远,但现在已经可以开车竟然也变得很方便。于是我邀请早见年后再到我家玩时,我说,你吃了晚饭,我送你回家。

那天早见来我家时,我给她看了童年到学生时代的照片、从小学到高中的阅读物,就好像是要让她了解我的过去,就像希望恋人了解自己的过去那样。对于成年以后认识的朋友,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了。我知道早见善于交朋友、善于迅速筛选出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并与其交心。但在 2021 年初的上海与她见面,甚至是之前加她微信,这些过程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无知觉、无意识、现在想来过于巧合的过程。她在微信公众号、微博、豆瓣、telegram上都是个活跃分子,有不少关注者,而我几乎不在网络上与人聊天,微信也从不加互联网上认识的人,更是很难与网友在线下见面。我们多次复盘过我们的相遇、相识、相知、相爱(哈哈,如果我单方面这么说),但其实复盘有时没太大道理,因为这个过程不可能用相同的程序在另一个人或者其他两个人身上再来一遍。人与人的相遇是没法复制的。

在我们最初认识并迅速变得熟悉的几个月里,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对于早见应该是一个阶段性的朋友。她喜欢人间观察,从丰富的人生样本和故事文本里找到逻辑、道理、模型,并为自己所用。那我想,我应该也只是一个看起来还可以,但也不是特别有趣的人生样本?我被她的自信、坚毅,又或者说强大的主体性所吸引,因为那是我渴望拥有而缺乏的。但是,早见活得那么热烈用力,我想,如果她是一棵树的话,那树干的年轮一定比其他树更为厚实浓重。

相比之下,我偷懒多了。曾经想要搞清楚所有的自己现在对很多事情也不深挖了,对很多人也失去了对话的欲望,对很多看起来好玩的事情也觉得「不过如此吧」。对于朋友关系,我更是一种「随它去」的态度。小初高到大学我都曾有过不同的闺蜜,但那时的友情记忆到如今只剩下一些零星的场景片段,而个中情感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不太去主动关心别人,倒不是不在意,只是在微信聊天框里突然想要开启一个对话,有时真的会有些手足无措。我后来发现这与我不太浏览朋友圈以及其他社交媒体有很大关系——因为没有及时看到朋友的最新动态,没有点赞、评论、客套的寒暄,很多关系也就没有深入的契机。

我偶尔在早见的blog里看她提到我、写我的片段,总有心底某个柔软之处被开水烫到的感觉——不是说痛苦,而是迟钝的神经会变得敏感起来,沉默已久的口好像有千万语言想要倾诉,就像我现在在这里打这些字,也是因为看到她在blog里说,我谈了恋爱以后,「似乎不可避免地我们没有像之前那样亲密了」。

我想,或许是,或许也不是吧。在上海时,我们住得不远,周中一起练柔术,隔个周末又会见面,频繁的交流与零距离的物理接触维系着关系的亲密感。这或许是一位「当代都市独立女性」能够获得的舒适愉悦而不失深刻的亲密关系之一了:没有室友间的生活习惯不合,没有同事间的工作纠纷,没有伴侣间的感情磕绊。而当我回到北京,地理距离区隔开肉体,我们在彼此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

一段稳定的关系,是否必须依存于日常生活的共同活动?对这个问题,我们、他们或者她们也讨论过无数次了。我们被父母教导要找一个相伴一生的人,因为「年纪大了你就会发现身边的朋友都成了家只剩下自己一个」;如果以后有了更多同性伴侣,甚至是像坎宁安在《末世之家》里所写的三个人的亲密关系,或许也是「家」概念的一种延伸与拓展。

那么除了亲密关系,除了家庭关系之外,还有哪些长期稳定的关系吗?

答案是肯定的吧,我们可不要小瞧了人类哦。如果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套在几个都被说烂了的现有模型里,那也太无聊了吧。为什么萨特和波伏娃的关系被无数本书讨论来讨论去,似乎变得越来越复杂呢?《那不勒斯四部曲》里所刻画的「天才女友」,如果这里的「天才」不是「天赋异禀」的意思的话,那又指的是什么呢?

我问早见,「我的天才女友」里的「天才」,怎么理解?

她回答,「一种勇敢冲破环境的层层桎梏、不断向外拓展和向内吸收、进而丰富人生维度和厚度的生命力吧」。

你和我的关系,只有我们知道啊。是我们让这段关系变得「天才」。
340 viewsHayami, 13:32
打开/如何
2022-02-14 18:50:22 交梦十五年|“因为对你的喜欢,我站上了更大的舞台”
人生挚爱日剧top3

不以恋爱为主旋律、在追求人生梦想的过程中,与喜欢的人共同成长、最后奔赴更大的世界和舞台的故事。如果你不知道何为 soulmate,也许这部日剧是最完美的诠释。

.
346 viewsTyplog, edited  15:50
打开/如何
2022-02-14 04:22:08 podcast|一期情人节特辑

我们去看电影、去追剧,是想从影视文本中看到更多样的人生和更多元化的选择,进而拓展自身的生活蓝本。“啊原来还有这种人生”“也可以这么去爱啊”,这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分享三部我的人生挚爱日剧。

- 《交响情人梦》:因为对你的喜欢,我站上了更大的舞台
- 《求婚大作战》:夏天是浴衣、海、长泽雅美
- 《最完美的离婚》:和喜欢的人不合拍,和合拍的人又喜欢不起来


爱不是一个范本,也不是一条公式,更不是一个定理。处于一段关系里的人不一定是相爱的,而单身也不代表没有爱和被爱。爱的形式有很多,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也是一种爱。如果日剧是一种生活,那么日剧也是恋爱。在这个没有什么意义的节日里,还是祝大家勇敢有所爱。

——————

【收听方式】
- telegram

- 各大音频平台搜索「余生皆假期」即可|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网易云|QQ音乐

- 个人网站:
https://hayami-blog.typlog.io/episodes/nihong-dorama

- RSS
https://hayami-blog.typlog.io/episodes/feed.xml
665 viewsHayami, edited  01:22
打开/如何
2022-02-11 19:23:03 2021年终总结(3/8)

# 也许你应该找个人聊聊

每年都是冬天的时候心情不好。2020的冬天开始去做心理咨询,中间中断了好久,又在2021年末重新开始。

很神奇,朋友知道我去做心理咨询的时候,都会抱着一种「天啊你怎么了/连你都...」的讶异。最近有一部挺火的书叫《也许你应该找人聊聊》,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畅销书被译成中文,扭转大环境对于心理咨询污名化的认知。

活这么大了,谁心里还没点秘密、失败、幻想和耻辱。这本书的作者说「这些问题可以寄放在语言中,暴露在阳光下,不是只能假装视而不见。这已经够了。讲述的好处就在讲述本身」;欧文亚隆说「心理治疗是一种自我理解的存在性体验」。对于我们这种喜欢洞察又善于反思、渴望连结又排斥亲密的人来说,每两周一个小时的 therapist 是距离最合适的聊天对象。她只是我的一面镜子,帮助我更好地看清我自己。

另外,therapist 和自己 match 真的很重要。

和她聊了很多次之后才渐渐勾勒出她的面容:30岁+,单身,女权主义者,之前在上海,现在在海外,在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听起来像是我对自己五年后的想象)。我的很多心境,她在20多岁也经历过,这让我们的沟通比较顺畅。

有一天早上醒来,练了冥想,晒了被子,打扫了卫生,突然从心底升起了一股念头,就是“啊,我已经到30岁了”。这不是在散播“我老了”的年龄焦虑,相反,是一种从心底不自觉流淌出来的笃定。就是已经没有什么来自外界的害怕和焦虑了,年龄、外貌、工作、人际关系…….不再能困扰我了。不是二十出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猛,而是一种被丢进滚筒洗衣机搓洗了千万遍,拿出来晒晒太阳依旧崭新干净的心境。

中午和咨询师聊的时候,她说你知道么,我也有这种感觉,一直觉得你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成熟度都给人已经30岁的感觉,而不是25岁。

蛮好的,为提前进入30岁干杯
58 viewsHayami, 16:23
打开/如何
2022-02-10 19:17:48 2021年终总结(2/8)

# crush 和爱情


2021是对我的感情观塑造很多的一年。在这之前,我一直是个感情方面比较单薄和纯粹的人。但去年不管是 date 还是建构一段 relationship,那些各式各样的人、奇行奇妙的事、暗流涌动的博弈和复杂微妙的情绪,都构成了我现在层次更丰富的心灵世界。所以谢谢去年遇见的所有 crush 们(之前在微博说甚至想写一篇《男人作为一种文本》,噗…

豆瓣上有一个吐槽说:要珍惜还能Crush一个人的时光,到一定年纪后会变成看谁都是傻逼。

这句话稍微有些粗暴,我试着阐述一下: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人心动,是因为在尚不了解彼此的情况下会在ta身上看到光芒继而产生迷恋。而随着阅历和技能的增长,当我们自身也习得和拥有了更多东西,就不会再有这种不切实际的迷恋了,或者说进行一种理性自我的投射。

这两天被朋友和 therapist 问了一个问题:那么你想要拥有爱情/婚姻么?

经过这两年感情观的成长,我已经能分辨什么是念想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必需品什么是调剂品。一个女生有学历有事业有经济实力有交际圈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拥有过好一辈子的自信和自由。如果要结婚只会因为爱情。而爱情是小概率事件,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所以没有抗拒,但也放下了期待和幻想。
417 viewsHayami, 16:17
打开/如何
2022-02-10 19:16:01 2021年终总结(1/8)

tele当作草稿本,写一下2021的年终总结吧)

# 友情也是一种拥有爱与被爱的理由

很难想象在工作之后还能建立深厚的友情。

在赛博世界里偶遇,去静安公园草坪上听爵士春天,跑到愚园路上练柔术,飞奔到海边小镇上开着摩托车吹风,又坐在家乡破败的牛奶店里聊都市中心主义。我们花大量精力和时间来谈论细枝末节的感受,交换想法,积极共情,互相鼓励,并且从这些谈论中进一步刺激原本丰富的情感、补足对世界的认知。

我在播客里说若冰是“我的天才女友”,忘了看到哪里若冰说“早见可以称为我现人生阶段最好的朋友”。注意到这里面有个微妙的措辞“现人生阶段”,它似乎在提醒我“伙伴”总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残酷事实。就像她去了北京又谈了恋爱之后,似乎不可避免地我们没有像之前那样亲密了。这让我有些失落。但有天我很失魂落魄的时候,鼓起勇气去倾诉了一下(以前我是个只会在 therapist 面前暴露脆弱的人),她回答说“不要怕,我会和你一起。”

想起认识她的夏天,正好电视上在播《老友记》重聚特辑。《小妇人》里说,I can’t believe childhood is over,而 the real world sucks 这句悲伤的台词早就披着喜剧的外壳埋藏在了故事的开篇里。但如果有什么能让人感觉到 you’re gonna love it 的瞬间,我想,应该就是那些 I'll be there for you 的朋友。

就像影评里所说:
《老友记》让我们相信,在亲情与爱情之外,友情这种最宽容的亲密关系,一样能够让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上,拥有爱与被爱的理由。

btw,我在2021年初的 clubhouse 上开过一个 room,主题是「女性如何建构自己的support system(爱情除外)」,那个时候还处于在这座城市完全没什么朋友的状态(也许是我对“朋友”的要求比较高)。总之很开心年末发现还是产生了一些连结。

谢谢今年有所连结的新朋友们,若冰、万千、小海豹、猪蹄西、嫣然…从「认识」到「有所连结」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希望新的一年和老朋友们多多见面,和新朋友多多创造见面的机会,能收获和给出更多的爱。
437 viewsHayami, edited  16:16
打开/如何
2022-02-08 15:02:00 其实今天我们在群里讨论到一套精英叙事在背后严丝合缝地运作,才能有18岁奥运冠军天才少女这种看似轻盈的优美故事。然后朋友引用了《一间自己的房间》—莎士比亚的妹妹是没有办法成为莎士比亚的,但伍尔夫这么说“没有贬低和劝退她们的写作努力,只是指出艺术成就与物质和文化自由的联系,这样我们就不再苛责女作家们没获得文学上的成功,同理不再施压那些没能成为谷但同样已经拼尽全力的人们。”

我会觉得,即使我们上不了斯坦福,没有哈佛毕业的爸爸,无法在更自由的土壤里成长,成为不了万众瞩目的谷爱凌,但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在自己的领域里大步向前迈,比如努力向着世界发光发热,比如勇敢摆脱无处不在的规训,比如用自己的力量唤醒更多沉睡的女性… 所以不用丧气,也没必要嫉妒,有一颗向好之心,相信力之所及总有所到之处。

莎士比亚的妹妹有她的天赋、她的反叛,但她被时代的不公所吞没,她选择了走向自我毁灭。但在一次次狂风暴雨般的女权运动后,在新兴思潮一次次的席卷之下,女性拥有了机会、训练、鼓励、时间,一间自己的房间和每月五百英镑的金钱。我们应当去旅行、去闲着、去思考世界的过去和未来,去看书做梦,去街角闲逛,让思绪的钓线深深沉入街流之中。到那个时候,「莎士比亚死去的诗人妹妹就会唤醒她沉睡的躯壳。她会像他哥哥那样,从默默无闻的先驱者的生命中汲取力量,然后重生。」
175 viewsHayami, 12:02
打开/如何
2022-02-04 17:34:54 作为一个世界主义者,看到冬奥会开幕式还是有些感动啊。特别是19首世界经典名曲循环播放,在一片冰蓝的地面上响起约翰列侬的 Imagine——这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响起过,也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响起过。

我们这一代人是最割裂的一代。生于千禧年,长于地球村,从小到大的地理课本教我们环游世界,政·治课本教我们世界公民,电视上唱着“同住地球村”,一遍一遍轮播着申奥成功的热泪和沸腾。那时我们从心底里相信,我们终将迎来一个没有战火、没有歧视和苦痛,没有因为人们的身份区别而隔阂的世界。

后来我们长大了,世界也变了。我们丧气地怀疑《想象》是否只能是片刻的想象。但就像《滚石》评价所说:“现在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想象》的世界,而且我们现在比以前更需要它。”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
683 viewsHayami, edited  14:34
打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