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电报频道的标志 hayami_kiraa —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H
电报频道的标志 hayami_kiraa —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通道地址: @hayami_kiraa
类别: 没有类别
语言: 中国
用户: 18.66K
频道的描述

一个满足日常好奇心的私人博客。关心科技/人文/艺术/城市公共空间/女性和性别议题/劳工权益/个体叙事/新闻媒体/电影/纪录片/音乐/书/星星
个人网站:https://hayami.typlog.io/
公众号: Hayami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讨论组:https://t.me/ WT_fCompIebZup2N

Ratings & Reviews

4.00

2 reviews

Reviews can be left only by registered users. All reviews are moderated by admins.

5 stars

1

4 stars

0

3 stars

1

2 stars

0

1 stars

0


最新信息 7

2023-02-15 18:24:49 马桶里的大厂病
「大厂病」这件事情,我是在离开了很久才意识到的

就像在我身体里养蛊了一只怪兽。他们用无穷无尽的加班来喂养它,用人为制造的压力来鞭打它,用不可一世的规则来异化它,绩效、考核、环评、年终都是凶手的绳索,死死勒在它脖子上。怪兽一旦开始有了自由和自我意识,开始抬头活络筋骨了,绳索就会像疯了的野狗一样缠住它。逃不开、离不掉。

从小到大的教育都告诉我们要努力!要向前!要加油!可是谁教过我们怎么玩耍、怎么休息、怎么爱呢?

这好像是每个东亚人都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896 viewsTyplog, edited  15:24
打开/如何
2023-02-06 03:30:32 你在 meta 被裁了,我在字节裸辞了,我们决定不回去上班了

大厂只是在贩卖一种叫做「精英幻想」的毒品

2023年初,硅谷裁员潮汹涌澎湃。本期播客嘉宾@穿堂风在 meta 工作了四年,也被裁了。

穿堂风在网上写博客、录播客,她有很多关注者,但从来不会说自己在哪里工作。从纽约的咨询公司到硅谷的科技公司,她从来不觉得公司牌子=自身成就。高级餐厅和五星级酒店都是圈养的饲料,大厂只是在贩卖一种叫做「精英幻想」的毒品。

被 Meta 裁员后,她决定不再打工,开始做数字游民、环游世界。可是在东亚社会里,我们总是被教育好好工作、好好学习,没有一节课堂教你放松、教你玩耍。如何心安理得地浪费时间呢?这是接下来一年,穿堂风想要学习的技能。

## 【shownotes】
1. 为什么现在小红书都要做垂直账号?
2. 人在海外,身为女性,怎么去到哪里都能找到朋友呢?
3. 搬到新加坡后,为什么比在湾区和纽约开心多了?
4. 在大厂工作就是「以贩养吸」,为了能自由创作哇!
5. 公司的 branding 不是你自己的光环
6. 为什么工作了四年,穿堂风才第一次在网上说自己是 Meta 的?
7. 大厂是圈养一日三餐的牢笼,是贩卖精英幻想的毒品
8. 本硕都是新闻传播,自学成为硅谷数据工程师
9. 数据化思维,如何做一个温州乡土版Tinder?
10. 终于选择了做数字游民,可是...如何心安理得地浪费时间?


收听方式:

各大音频平台搜索「余生皆假期」|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小宇宙|个人网站

rss:https://hayami.typlog.io/feed/audio.xml

3.0K viewsTyplog, edited  00:30
打开/如何
2023-02-04 15:52:21 房客2月中旬搬出,因为我暂时还回不去上海。昨天就在小红书上把房子挂出来,继续手动 airbnb, 很快今天就敲定新的租客了。

回想了一下在法租界住的这一年,居住体验最好的不是网红打卡、新式店铺、潮流街拍,也不是梧桐树下、绿荫道前、历史建筑,这些多多少少都是些景观化的呈现,被嵌入进狭小的手机框里,成为社交网站上收获点赞的鱼饵。很繁荣,也很虚假。所以如果说喜欢什么,应该是住在这一带的「人」。

今天和一位邻居聊天,她也住在隔壁街上,做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经常在西岸有一些展览。最近要去意大利度假,就把房子出租出去,在附近的二手群里送掉很多不要的东西。

因为出东西的契机,经常约人在门口交接,她才发现好多人工作日都不上班。我说的确是的,也是疫情封城的时候才发现,邻居们很多是自由职业者 —— 玩艺术,做出版、办展览、搞创作,讨厌朝九晚五,憎恶通勤坐班 。大概是上海最心思活络的一些年轻人。

这当然是带有一些 privilege 的, 所以我曾经不是很喜欢他们。就像我曾经喜欢北京超过上海 —— 前者总是有稀奇古怪的愤怒和尖锐,上海只有棉花糖一样软软绵绵的中产生活,工作decent, 生活chill. 无聊死了。

但2022年完全改变了我的想法。很多大家在网上看到的东西,其实是只在这一带发生的,就在方圆3公里以内。四月份的事情,五月份末的事情,十二月的事情。

那天和朋友聊到,为啥同样是悼念活动,九月份的大巴没有让上海人到贵州路,但是十二月份的大火却让悼念活动发生了呢?

当然,除了众所周知的一些原因,朋友给出了一个地理位置角度的回答:因为乌鲁木齐在乌鲁木齐中路上。
521 viewshayami, edited  12:52
打开/如何
2023-02-02 17:22:30 我发现一个规律,互联网上很多「女性博主」都是有伴侣的(我不怎么关注男的哈,所以不聊男生)。

看到一个关注很久的博主,最近在给男朋友连载漫画,一步一步和他一起实现做模特的大胆想法。然后她在评论区开玩笑说自己连博主都不想当了,才推他出来赚钱;有人说为什么呀,她说自己年纪大了,不想抛头露面了。

啊这个和我之前的观察很相符。我大学的时候玩知乎,后来豆瓣、b站、小红书,有很多在网上默默fo了很久的博主。发现做「博主」是非常累的事情,因为你需要把自己的人设和生活暴露在大众眼下,接受陌生人无时无刻不拿着放大镜求全责备的审视;而且很空虚,你在手机里收获成千上万个点赞和纷至沓来的评论,但一抬头什么都没有。所以看到很多年轻时才华横溢的博主,到了一定年纪,有的直接签 MCN 公司,一心往赚钱的方向走,变得又假又无聊;一部分人会保留一定的真实,该享受的红利也享受过了,于是渐渐敛起自己的表达欲,把精神和注意力收拢到一个极小范围内(猜那位画漫画的博主是后者

以及创作者都是更敏感的群体。现实生活中流淌着的喜悦,踊跃而出的悲伤,那些「当下」的心情就像利刃出鞘的剑,需要有对手接招,挡也好,攻也罢,或只是稳稳当当地接住。人是“始终需要一种有情感流动的双向关系体验来让自己存在于一个稳定、相对有序的精神状态””的。而对着手机只能拔剑四顾心茫然。网络熙熙攘攘,却也空空荡荡。

我不是说一定要谈男朋友啥的,只是觉得博主这个事情实在太空虚了。有个实体的东西,比如认识现实的朋友,路上见到了网友,办了场线下的活动,都是更让人感觉到真实的事情。伴侣只是更长期、更稳定、更互相了解的存在,像错乱世界的一个锚点。
3.6K viewshayami, edited  14:22
打开/如何
2023-01-28 17:20:43 润还是不润,这你管不着
中文互联网从去年开始,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吊诡的现象。

讨论政治,评论都是「润」 讨论
文学,评论也是「润」
转发社会新闻,评论一片「润」
呼吁男女平等,评论又是「唯有一润」
我在揭露某些社会现象,评论「那你润啊」
甚至还时不时收到陌生人私信,说「你怎么还不润?」
5.6K viewsTyplog, edited  14:20
打开/如何
2023-01-25 08:53:17 回乡记:30岁大龄未婚的姐姐,被介绍给了继父的儿子
女性是一种命运共同体

没有什么「还好」和「庆幸」,如果有,那也是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
7.1K viewsTyplog, edited  05:53
打开/如何
2023-01-24 18:52:51 刷一刷朋友圈,高中同学们都在去年某天的朋友圈里,突然多了一条红本结婚照。像是参加模考一样,如此步伐一致,如此整齐划一。在一个划定出来的年龄框架内齐刷刷交出了满分答卷,迫不及待奔赴向人生下一个阶段。

再刷看到男同学的聚会,每个人的头脸都大了一大圈,像是安了相机特效。找了三秒钟,终于看到高中时暗恋的隔壁班物理课代表。想起《重启人生》里女主回到高中后,没有再喜欢上曾经喜欢的男孩了,因为已经见过后来他发福的模样。

在上海,身边朋友基本都是单身。我们对于男性集体性失望,所以结成女性同盟的星星之火—— 熟读上野千鹤子,研习波伏娃,看北欧女性电影,呐喊穿衣自由,反思婚姻制度,抨击父权规训。偶尔游走于一段段的短暂关系,也只是玩玩推拉进退谁先心动的权利游戏。青春像是凝固在了五光十色的都市里,孤独却灿烂,自在也迷茫。

而每一次回老家,都比任何时候都能感觉到时光飞逝。结婚证红到扎眼,婚纱照漫天飞舞,被排除的同学聚会,还有格格不入的社交网络 …… 就像交响乐演奏现场,总有一个怎么也融入不了的音符。小时候人们叫它「叛逆」,长大后叫它「躺平」。我想了想,也许这个错落、突兀而奇怪的音符,应该叫「勇敢一点,做自己」。
6.9K viewshayami, 15:52
打开/如何
2023-01-21 19:59:53 今年,希冀幸福将是徒劳的,通过工作去建造幸福才关键。不要希冀任何事,而是要做点什么。不要等待着他人从头至尾地构建你的命运,尤其是当命运仍掌握在我们手中。《共和党人晚报》今年不会祝您幸福,因为它知道您的身体和精神正在经历重创。但它需要您保持必要的力量和清醒,去努力维持您自己的宁静与尊严。

———1940 年 1 月 1 日,加缪发表于《共和党人晚报》的新年献词
8.4K viewshayami, edited  16:59
打开/如何
2023-01-17 15:28:11 如果以后回想起2022年圣诞和朋友聚会 ,一定会觉得很温馨可爱吧。礼物环节大家送的是——

大角虫的昆虫标本
喜马拉雅山上的雪人玩偶
上海失去了四月 所以送了2022年春季的白茶
在地上抠了两周的苔藓 装在了玻璃盒子里
才艺表演环节有人吹奏乐器 前面很低沉 最后陡响 看了一眼乐谱 居然是按照2022年 covid 感染人数谱写的 也太讽刺了……
我送的是秋天微博炸号前收到的最后一袋帆布包

而抽到我礼物的男生。手织了一条围巾。他自己也是第一次买毛线,第一次学习,织了一周。拿出围巾的时候底下掌声雷动,他还鼓励其他男生也学织围巾,一起打破性别刻板印象。

还有现场来了个女生,是我们一朋友A的妻子。夫妻俩都阳康,但A主动担负起了在家带娃的任务,把出门见朋友过圣诞的时间留给了妻子。

她上台介绍自己时,踌躇地说,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能显得不要太……(因为按照平常的语境,会说「我是A的妻子」。就像居里夫人没有自己的名字,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的表现从称呼上就能窥得一二。

但旁边有人马上懂了,抢答说,A是她的贱内!(然后大家爆笑……

总之呢,大环境真是太糟糕了。但我们还是可以在现实里搭建自己的同温层,找到温厚开阔的朋友,走到线下,一起勇敢地去想象、践行和构建一个性别更平等的小世界。

不要做网友,一定要走到线下啊!
317 viewshayami, 12:28
打开/如何
2023-01-14 04:00:33 是时候停止服美役了!做「普女」比做「美女」开心多啦
化妆是向下的自由

这期节目,想聊聊关于普女和美女的话题。希望大家勇敢挣脱「美女」的桎梏,拒绝男权社会下的凝视,做什么都好!酷女、帅女、才女、古灵精怪女.....就如1970年代的女权运动标语所说——

we are not beautiful
we are not ugly
WE'RE ANGRY

收听方式:

个人网站:https://hayami.typlog.io/episodes/futsu

小宇宙: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3c1fffc5bcf39008db88d94

其他平台搜索:余生皆假期
2.0K viewsTyplog, edited  01:00
打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