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电报频道的标志 hayami_kiraa —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H
电报频道的标志 hayami_kiraa — hayami's blog|日常人间观察
通道地址: @hayami_kiraa
类别: 没有类别
语言: 中国
用户: 18.66K
频道的描述

一个满足日常好奇心的私人博客。关心科技/人文/艺术/城市公共空间/女性和性别议题/劳工权益/个体叙事/新闻媒体/电影/纪录片/音乐/书/星星
个人网站:https://hayami.typlog.io/
公众号: Hayami
Instagram/Twitter:@hayami_kiraa
微博/b站/小红书/即刻:@早见hayami
讨论组:https://t.me/ WT_fCompIebZup2N

Ratings & Reviews

4.00

2 reviews

Reviews can be left only by registered users. All reviews are moderated by admins.

5 stars

1

4 stars

0

3 stars

1

2 stars

0

1 stars

0


最新信息 10

2022-11-20 03:54:29 hi 弦子你好,一直以来都在默默支持你,很喜欢你(用“喜欢”都有点太轻了)。

2020那年的冬天我在上海,没能去到现场,但光是在网上刷消息就能让人泪流满面。永远忘不了那天从天而降落在你手上的「必胜」,忘了哪家媒体的标题写中国的metoo 运动 get its moment, 还有现场的一位男性在被问到「你为什么也来时」,回答说,「」「为了所有撞击向巨石的鸡蛋,因为我现在太懂被逼得拼尽全力撞向石头的鸡蛋的感受。」

在那之后的两年里,我们有了更多更多鸡蛋撞击石头的瞬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瞬间、一遍遍愤怒又一次次绝望的瞬间,但还没有麻木着冷漠地被生活推着走、支撑着我们继续发出呐喊的力量,就是你,你们,那些黑暗里透出的点点星光。

不知提这个事情是否会让你不开心,但我想和你表达的是,你的勇气激励了中国非常多的女性(包括我)。我们会记得你所做的一切,也会永远站在你这里。祝你生活一切顺利、多一些开心。

———

昨天最开心的时刻,是弦子在一个共同群聊里加了联系方式,我激动地给她敲了一封上面的信。我无法描述两年前冬天的海淀法院,她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力量。后来她回复说,我在今年的记录也给她带来了很多力量,“你像精灵一样,希望你永远自由快乐!”

啊词穷…… 太感动了,太珍贵了,每次和这样曾经给我带来很多力量的女性产生联结都会感受到闪闪发光的 girl’s power 时刻——“没有不包含悲痛呐喊的平静,没有地面未流过血的赦免,没有不历经痛切丧失的包容。” 那是一种无关时间、距离、职业身份、身为女孩同为女性的遥遥相望。
350 viewsHayami, edited  00:54
打开/如何
2022-11-19 10:56:38 辞职真好!辞职总有好事发生!最近有件很普通又很小的好事,就是~~终于可以认认真真好好看电影了(不用晚上十点还要时不时提心吊胆 check 工作消息)。不管是参加独立的线下放映,还是抢不到票在家手动德影节,还是邀请朋友来家里周末影院,都是非常快乐的体验。给大家分享最近看过很喜欢的片子。

《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
在家

令人惊艳的纪录片!男不娶、女不嫁,看对眼就走个婚,没感情了就散伙、生了孩子家人养、爹娘是谁无所谓。在这部香港人1999年拍的纪录片里,你能看到没有传统婚姻枷锁下、一个母系社会最本质的模样——「白天和最爱的母亲待在一起、晚上去走婚」「我们摩梭社会就是重女不轻男」,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性,没有男性凝视,也不受白幼瘦的低等审美桎梏。她们大量饮食肉蛋奶、自由选择基因优良的男性,于是摩梭女人生得高大而挺拔、自信而美丽,她们对待爱情的看法是——「他的爱只是我的一部分」、「我和他是两个独立的人,我是我,他是他。我最多会说,他是我孩子的父亲。」

最后我想说,务必以实际行动拒绝婚姻这种现代社会糟粕般的剥削。「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创造母系。让我们一起用子宫为自己所选择的文化世界投票!」

《然后我们跳了舞》:
在家

呜呜呜呜总觉得异性恋电影怎么拍都没有同性恋好看是怎么回事!可能被极度压抑过的爱欲,才更有摄人心魄的张力?色彩调度和光影都太美了,橄榄绿的漂亮眼睛、鲜衣沁血的美丽少年、金黄色的第比利斯、一半橙红一半青的陶土罐子…… 第一次看这个国家的电影,梦中的格鲁吉亚就这样在银幕里缓缓呈现。

爱情戏看得人全程姨母笑,有几幕简直太像 CMBYN. 但最终落脚到“借由爱情探究自我”这里很棒,像是上野千鹤子说的“在恋爱的游戏场上,人能够深入学习自己。”最后一幕独舞孤寂而华美,完美阐释了上野在后面写的“恋爱非但没有使人与人相融,反而引领我们走向孤独。而这种孤独是多么畅快。”

导演用的舞蹈媒介很有意思——“舞蹈身体作为身份、性别、传统、现代、情感、语言的转移媒介,身体即宣言。”梅拉布用最后一段在房间里柔美而有力量的独舞,完成了对传统教条最完美的反叛。跳完后双手撩裙子行谢幕礼的一个小动作,可爱!可爱!可爱一百分!如果说身体即宣言,那这个宣言就是,阳刚之气去死,娘娘腔万岁~~!

《你逃我也逃》
在家

德国电影展没能抢到票,只好在家里手动电影展了。片子是真的很好看,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房间里尸体换胡子那段,简直就是戏中戏,蹩脚戏剧演员的演技高光时刻。看完发现这是女主人生中最后一部戏,飞机失事还是因为要去找克拉克盖博。

《回家 — 侗族小黄村春节礼俗志》
拉美文化展

“歌班”是人类学的说法,在侗族语言里是“玩在一起的伴”之意,“侗族女子的一生,就是一个歌班。”但其实现代的侗族女子有三个歌班—— 生下来后的歌班(母亲的);嫁到外村后,形成一个歌班(夫家);去外地打工时,再次组成一个歌班(迁徙)。现代化的进程让传统少数村落发生了很多变化,在贵州打工做纽扣的凤云说,自己过年回乡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去小溪里烤鱼。似乎在隐喻在车间里的她是条死鱼,在回到家乡开始歌唱时,才回归了原始生命力,变成一条自由快乐的活鱼。

导演自述民族志影像的三个特质:1)跨文化 (主创对在地的侵入、观众和影像的交流)2)非虚构(开山之作《北方的纳努克》)3) 实验性(“观察式摄影”的反面,非收集和整理,是参与和通灵)。问导演说怎么和当地人建立信任的,答曰“无他,喝了很多很多很多酒。”(笑)

《我的舅舅》
武康大楼下

哇!!!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电影啊,太对我胃口了啦,声音、空间、色彩,都堪称电影史上的典范。摇着尾巴的快乐小狗,笨拙奇怪的农村舅舅,邻居女士美丽的50s穿搭,小孩可爱的绅士衣帽,跳跃的音符,精巧的色彩构图,幽默可爱的喜剧桥段,聚餐那段戏全程笑出杀猪叫。

当然、当然,最喜欢的还是电影背后的隐喻 — 如果说柯布西耶亲手搭建了教条式、死气沉沉的现代式建筑,那阿尔贝勒家就是20年代末冷漠伪善、呆板无趣的巴黎样板房。现代人被困在工厂里、小院中,日复一日进行重复机械的劳动;但于洛舅舅象征着生动活泼的人类天性,用最可爱的方式在抵抗工业现代异化的入侵。导演是不是学过建筑学啊,舅舅的老房子太好看了,老街区的生机勃勃像是搭的舞台剧,对空间的创作性和敏感性都好高。噢~~~好久没有过这么轻松快乐的周日啦。

《轻松自由》
在家

法国版日剧的高等游民!

《10 Billion Mouths》
线下点映

「我们的全球食物系统正在经历变革。数十年来,它榨干了地球的资源——致使数百种动植物物种灭绝,排放了数十亿吨温室气体,并让人类付出健康和生命的代价。我们当前生产、分配和消费食物的方式不可持续,照此发展,到2050年根本不可能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同时,喂饱90-100亿的人口。

在讲述人Katherine Richardson教授的带领下,这部纪录片将向你展示解决方案:如何让100亿人口享有营养的饮食。」

有时候会觉得环境保护、能源危机离我们很远,但其实环境恶化已经影响到了我们(比如今年夏天的炎热),而我们能做的事情也有很多。quote一下小伙伴的note:

1. 购买和消费使用可持续方式生产出来的食品。比如消费有机食品,或直接找到小农户购买其自产的农产品

2. 改变饮食结构。减少肉蛋奶类消费,代之以蔬菜、水果、杂粮、坚果及少量水产品。

3. 减少食物浪费。多在家做饭,少去餐厅吃饭,量入为出。

4. 带动身边的朋友,做出以上3点改变。

看完后还有和哥本哈根主创团队的远程连线交流,很有意思。片子在b站上传了资源,那位教授在 coursera 也有课程https://www.coursera.org/learn/transformation-global-food-system/home/welcome

《苏亚人为什么歌唱》
拉美文化展

「《苏亚人为什么歌唱 - 一个亚马逊河民族的音乐人类学研究》是一部民族志著作,通过对于老鼠仪式、苏亚人的音乐观念,音乐和语言的关系,音乐跟社会组织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进行人类学的研究。」

很有意思的民族志影像,主持人是上音的教授。据说版权在上音那儿,但是每次放映都要征得苏亚人的同意。我搜了一下上次在国内的公开放映,还是2019年。我到时候应该会再写篇 blog 来写下观后感。
2.0K viewsHayami, 07:56
打开/如何
2022-11-19 06:42:06 广州女子那个事情,恶心透了,网上评论不是「身材长相绝佳别这么对美女」的男性凝视,就是「好一个泼妇骂街」的辱骂。

一个女的,如果不乖巧,不顺从,不逆来顺受,不遵守东亚社会的传统美德;会愤怒,会反抗,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不卑不亢的表达,那她就会被冠以「阁楼上的疯女人」、「大街上的烂泼妇」之名。

因为你们想要的就是一只温柔无害的家养小猫,因为你们从来不欢迎野心勃勃的丛林猛兽。但是我偏不,我就是泼妇,我自信而张扬,从不逆来顺受。并且希望这个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在成为波伏娃之前,先成为泼妇。

(这里有张图,比我说的更完整)
3.6K viewsHayami, edited  03:42
打开/如何
2022-11-17 19:02:49 https://t.me/iv?url=https://hayami.typlog.io/Billionaire&rhash=17f6269993c27f
581 viewsHayami, edited  16:02
打开/如何
2022-10-13 14:49:25
11.5K viewsHayami, 11:49
打开/如何
2022-10-13 14:46:24 趁着这一波,作为 telegram 民间宣传大使,把之前在 twitter 写的thread 同步到这里:

如何亲手打造一个无所不能的telegram?开个 thread 分享一下,我是怎么把电报用到极致的。

利用电报,我可以看书、观影、听歌、看新闻、和朋友聊天;作为创作者,我可以写字、发视频、上传播客、记录灵感。

1. 写博客:

channel是我目前遇到对创作者最友好的容器。没有审查、支持外链、流程简单、发布友好、支持音频文字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介。

我在电报开设中文原创博客一年半,已有1.6w+订阅量。虽然其他平台有更多的follower,但显然,这是比公众号10w+订阅量更开心的事情。


2. 记录灵感:

对于创作者来说,没有什么比灵光一现的灵感更宝贵的东西了。

在电报,你可以随时随把它们记录下来。比如我的《日常人间草稿》,里面记录了很多奇妙无穷的见闻和稀奇古怪的想法。有一些后来写成了 blog,有一些做成了线下企画,有一些就是埋下了种子,在日后意想不到的地方开花结果。

3. 看电影

电报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在电报上,如果你要看视频,你不用费尽心思寻找资源,不用经历荒诞不经的删减,不用忍受愚蠢的广告弹窗。

我用电报看完了 normal people 全集未删减版。前几天在 channel 里,看到有读者同好做了 NHK 纪实72小时的资源整合。要知道,后者的资源真的非常难找。


4. 听歌

我还会用电报听歌,比如你可以在这个 channel 里找到 my little airport 所有的歌曲。

并且,你所要做的只是轻轻点击一下播放就好了。
(不要老逮着盗版说话,我有买实体专辑也有 Spotify 会员,在 tg 听歌有时候就是方便)

5. 读书

如何快速找到想要的电子书,并且完成到 kindle 的推送?感谢 zlibrary 和 telegram,你只需要2个bot,5s就能漂亮地完成它!

订阅1 library bot,输入书名,然后发送给Ebook sender bot,就能在 kindle 上看到了。

如此高效!

6. 看新闻

在电报上,你可以看豆瓣精选、知乎日报,也可以看纽约时报、端传媒、中国数字时代、简中赛博坟场、404文库……

且因为强大而惊艳的instant view,一切都在0.1s内就能完成,你不需要浪费时间打开和跳转网站。

让电报成为你最完美的 RSS 工具!


7)时至今日,我在赛博空间说话的场景大部分在电报完成。不管是否有对方微信,不管是陌生网友还是close friends。

我有时候甚至觉得,把微信拿来比较,都是对于电报的一种巨大侮辱。

因为除了在聊天体验上吊打微信,电报它远远不止一个 IM 工具。

它是RSS,是流媒体,是部落格,它可以是一切。
13.8K viewsHayami, edited  11:46
打开/如何
2022-10-06 06:31:24
来一座城市旅行要做的第四件事—废墟探险!

汕头和上海一样,都是19世纪开埠后开始繁荣起来。一开始受西方的城市规划影响,有大片大片的欧式建筑群。但和上海不太一样的是,汕头的老建筑群被大量翻新修缮,改造得面目全非。

但与此同时,如果不走游客如织的大马路,而是沿着蜘蛛网形放射状的街道布局,拐到黑乎乎的小巷子里去,就能看到很多被遗弃未翻修过的老楼。老楼多建于上世纪初,是华侨在海外经商赚得财富后,回乡建设的。在斑驳陆离的外观之下,能依稀看到美丽非凡的结构和装饰。

七拐八拐到深巷中,在一座老建筑前发出了惊呼。它太美丽太独树一帜了,不管多残败都难掩曾经的精致辉煌。像是巴洛克风格的房子,查了下“内围是爱奥尼柱,二楼柱脚下立基座,上撑希腊神殿式三角型屋檐。”

去门牌上看了一下,果然这样的房子非同一般。是上世纪汕头四大酒楼之一的陶房酒楼,民国时期陶芳食一碗鱼翅的银两,可以买下一座厝。1946年重新营业后,在报纸上打出的广告词是“女侍员:天姿国色,招呼殷勤;名厨师:烹调可口,荤素不同;厅房雅:空气充足,布置华丽”。

女侍员和鱼翅已在历史长流中湮没,不得而知,但布置华丽的厅堂像是一本历史书,静静躺在我的面前。往里面走,一进门就被水磨石台阶下的花纹惊艳到,色彩浓郁,花纹西式,而且每层楼的台阶装饰都不一样。我去查了一下这个花纹风格(因为我猜是南洋风格),但只看到说华侨建的建筑细部装饰很多都是南洋风格。

同时上到二楼,能看到四周环绕着厢房,每个房间外面都有个编号,上方开着彩色玻璃的花木窗,门外是观景阳台。中间有一座桥型底座的小木梯,连结着通上楼的楼梯(这种小木梯我只有在电视剧的青楼里才看到,查了一下说是为了分流)。

在探废墟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对小学生姐妹。女孩家都是汕头人,父母花2000块/月在老房一楼租了两个房子,用作玩具厂的工厂地址。因为生长在一片新楼老楼的交错里,父母工作的时候,两个女孩遍结伴一起,穿街走巷,跑跑跳跳,把这一带的废墟探了个遍。她们的童年由一个个秘密基地构成,是历史留给小孩的秘密。

我想她们长大后,仅剩无几的老楼也会逐渐“被”消失,拆毁、翻新、修缮,逐渐变成整齐划一的“旅游胜地”。那个时候废墟便不再是废墟,汕头可能也不再是汕头。
1.5K viewsHayami, 03:31
打开/如何
2022-10-03 08:10:34 「广东玩得开心吗!」

在燠热的城中村散步时,收到了朋友的一条短信。

我想了一下说,广州是个很有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的地域,但大家都好缺少一种「在地性」。

见了一些朋友,他们可能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在这里工作、在这里生活,但对于城市和街道了解甚少。

我说至少如果你来上海,我能闭着列出十几条线路,杨浦的工业区遗址、徐汇的法租界建筑、宝山的缝隙集市、长宁的社区营造、黄浦的消费天堂。上海的美永远不在梧桐树下的网红咖啡店,而是风云诡谲的近代史。靠消费、靠大众点评、靠小红书和眼花缭乱的攻略,当然能让你在出行时好吃好喝,用精心修饰的照片发出一百条点赞满满的社交媒体,但永远没法触摸到一座城市的肌理。

去南京西路时我不会带你直奔外滩,我会和你在建筑下散步,聊四大百货公司和老剧场群如何共同打造消费天堂,因为百货公司背后是近代上海城市文化,你能从100年前永安百货的「康克令女郎」开始了解开埠后 city for sale 的历史如何孕育出一座消费之上的商业化城市。

去安福路时你也许会淹没在长枪短炮里,感到不爽。但我会和你讲多抓鱼以前是老相机博物馆,原力飞行、话梅、Alimentari这些商铺在网红之外,如何见缝插针地把公共空间塞到商铺里,「共享速度」如何影响人们的行走体验,「街道尺度」又如何打造社区的活力……在往前走就是武康路了,那是我所居住的地方。当然你可能会讨厌拍照打卡的景观式呈现,但剥去这层浮华外衣,这里隐藏着刀光剑影的风云历史。

………

越在地,越美丽。我热衷参加形形色色的 city walk, 阅读上海历史和海派文化的书籍,书写自己街道的在地杂志。每时每刻都在创造新的体验和视角,因为我对所居住的地方有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在这三年里,我认识了很多可爱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社区营造人、旧物收集者、活历史的老上海人 …… 他们热爱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他们了解每颗石头背后的秘密。我像雨后蜻蜓一样,和他们贴着地面在城市里四处游走。清晨,夜晚,夏天,秋天,哗啦啦淅沥沥,三年过去了。

我无意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加于他人。只是我觉得,大家为什么对生活的地方都如此漠然,「附近」似乎的确消失了。
1.8K viewsHayami, edited  05:10
打开/如何
2022-09-29 20:38:01 一直在做一个主题的后疫情时代采访,准备做成一个系列发出来。今晚和一群朋友聊天,其中有一个之前在敏感部门从事。

我问他说,我在做xxx,但担心发出来有风险。我已经在采访中小心翼翼避开了敏感月份,也自我审查了很多内容,但我们聊到了系列的概念包装,横想竖想了很多包装,后来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很绝望。

他说有风险的点在于,你。因为你是早见,你是hayami, 你被 mark 了,其实内容是什么反而是其次的。

前几天因为大巴文,10w 订阅的微信公众号和 4w fo 的微博被封了(我知道 tele 这里很多人看不起墙内平台,但我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不能否认这是更大的舆论场)。本来说是封15天,后续在什么都没做的情况下,被封到了11月,今天又追封到了明年4月。

我想到了豆瓣上有人说,为现在中国所有创作者的生不逢时感到遗憾。

我想说我也很丧气。
628 viewsHayami, 17:38
打开/如何
2022-09-25 09:18:06 夏天去北京出差的时候见了一个朋友。认识是在7、8年前的知乎时代,她以美貌而出名于当时那个还非常小众的论坛。

但我这几年一直隐隐好奇,她在24岁就结婚了,伴侣也是在知乎认识的一个人。所以见面的时候我就提了那个问题,用了知乎经典的那个句式:英年早婚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女孩眨巴着亮晶晶的大眼睛,和我说,身边终于没有四处飞舞的花蝴蝶了,终于不用应付异性狂热的窥视和追求了,不用处理两性关系的复杂和麻烦了。

今天看到荞麦信箱里一个女孩,她说“结婚对于我的重要性在于,爱情这件事终于可以在我的生活里退场。”

“从很小的时候,我接触到的所有书、电影、电视剧都在告诉我爱情有多么美好,女性拥有一个男性的偏爱多么重要,多么幸福。于是从青春期到进入社会这十几年,爱情好像都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话题和事情。很多的精力、很多的谈话都围绕着它。而现在,我终于可以不再关注它,可以挪出心力去做点什么其他的好玩的事情。”

我想起我很早就在一篇 blog 里写道,社会长期对女性 PUA 和洗脑式宣传恋爱的好处十几年,会让女性对恋爱有乌托邦式的幻想和期待。


但我疑惑的点是,难道「爱情退场」这种事情只能通过「结婚」达到吗?就好像西西弗斯解决无意义感的方式是决定去死,通过一个终极答案去破局,特别没意思。

怎么可能 settle down! 对我来说,爱情退场的方式是掌握主体性。但我依然会一百次一万次隆重登台上场,还是会被 toxic 的人吸引,只和奇奇怪怪的人交朋友,只谈会受伤的恋爱。
1.0K viewsHayami, edited  06:18
打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