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 Mystery Box with random crypto!

有港紙無💙💛

电报频道的标志 hkdexchange — 有港紙無💙💛
电报频道的标志 hkdexchange — 有港紙無💙💛
通道地址: @hkdexchange
类别: 没有类别
语言: 中国
用户: 294
频道的描述

哲学病人的碎碎念。头像:战火中的马里乌波尔。

Ratings & Reviews

3.33

3 reviews

Reviews can be left only by registered users. All reviews are moderated by admins.

5 stars

0

4 stars

1

3 stars

2

2 stars

0

1 stars

0


最新信息

2022-07-25 02:23:03 “不要把我逼成民族主义者”

最近一位叫戴锦华的教授言论莫名其妙在墙内火了,这大概是她在几年前一个讲座上的发言,被知名民族主义媒体观察者网截取下来,其主旨成了“我们不得不成为民族主义者的原因”。

在下愚鄙,此前不知道戴锦华是谁。但看一些人对她的评价,她此前在电影评论方面有不错的建树。然而这并不能说她这番话没有毛病。

首先要知道戴教授虽然也许学术等身,但她的成就在于电影史论方面。对于民族主义的认识和批评恐怕有所浅薄,她是学者,我们也能原谅她在这方面的浅薄。当然我更不是什么学者,我只能对这番话发表一些浅薄的意见。

戴教授对于民族主义相当警惕,这是一个好的态度,但从这番话可以感受到她身上有两个开关。第一个是日本人不愿谈南京大屠杀,第二个是西方学者不屑于谈南京大屠杀,有了这两件事,她身上的民族主义情绪就绷不住了。

我认为这种民族主义情绪就不该有什么开关,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你不知道这个开关放出来是什么东西。还记得俄罗斯说西方惹了他们,所以他们才入侵乌克兰吗?好了,普京民族主义这头疯狗被放出来了。

我们永远都要警惕民族主义,要解决日本学者和西方学者这两种偏见,靠的绝对不是什么民族主义。

试想想,当我们以民族主义来思考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得出了什么?是对质疑死亡数字的人猎巫,还是叫嚣原子弹下无冤魂,杀尽所有日本人?

我们去思考和研究南京大屠杀时,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令日本道歉并赔款?那么,怎么才能让他们道歉并赔款呢?答案是找出这三十万个人的名字,为南京大屠杀寻找证据。这个证据需要证明死难者的数量。刀口向内或者激发民族情绪,寻求的还是以武力迫使对方承认你的观点,没有什么意思。

最后,思考任何大屠杀的意义,当然是避免这种大屠杀再次发生。纳粹大屠杀之所以被许多人讨论,是因为这件事战后立刻得到大量的研究和审判,说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后依然会受困于狭隘的民族主义理论,还会利用高科技杀害他人。而南京大屠杀在这方面与满洲人、蒙古人历史上对其他民族的大屠杀,反倒是没什么区别。人类已经找到这种愚昧和野蛮的来源:战争。南京大屠杀更像是战争后的报复行为,而不是对中国人有组织的种族灭绝。这么来说,731部队才是个更值得讨论的存在。

我们通过中日战争这件事认识到的反而是当时日本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危害。一个国家号称自己是亚洲的统治者,试图以殖民的方式统治亚洲,最终为其他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如果今天我们通过别人对南京大屠杀的看法而认识到,民族主义不应被警惕,而是应该被释放出来,

那真是这个时代出了点问题。
#呓语
39 viewsedited  23:23
打开/如何
2022-07-08 10:46:22 网友发明了一句新话:“我的笑声和高兴皆因为我没素质,与我的祖国没有任何关系!”

很奇怪,在中国人眼中,国家难道是一个与国民无关的客体,而不是一个由国民组成的实体吗?

如果这个国家90%国民都没有素质,我们是否仍然可以称这个国家为礼仪之邦?

如果你缺乏素质和你的国家没有关系,是否意味着这个国家养了一大堆要把它的根基掏空的人?
108 viewsedited  07:46
打开/如何
2022-07-07 12:44:03 暴言本身是一种闭环。

好比说例如楼主暴言:库里就是不行,库里的球迷水平很烂,根本不懂球。

底下的暴言评论:你他妈就懂球了?库里射进的三分球比你吃过的饭都多!

结果就是楼主暴言中“库里球迷的水平很烂”反而得到自证,楼主对这个结论更加深信不疑,从此思维更加闭塞。
118 viewsedited  09:44
打开/如何
2022-07-07 05:17:05 隔壁“日常人间观察”博主暴言了一句,便惹来了评论区更多的暴言。

在网上说话,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真的要尽量减少暴言,粉丝越多,只能让你感受到更多恶意。

这种恶意堆积起来,又会让作者本身的情绪更激烈,而看客也更加不高兴,滋生更多夸张的言论,而他们本来都是没必要的。

就她的话本身,我也不同意,但我不暴言,也劝大家没有到最后关头,不要用暴言回复暴言。

什么是“最后关头”?举一例: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正义的。
111 viewsedited  02:17
打开/如何
2022-07-03 06:38:34 皇后大道东

上一篇说到这首歌的意义一直被消解,这首歌还没被大陆各大音乐平台封杀的时候,被普通话使用者讹唱成“黄河大道东”,当时它身上的政治意味也早已失去。不过,在香港问题愈演愈烈时,他们也没有忘记这首歌,令它消失在曲库中。

歌曲写于1992年,仅过了六年,由于天安门事件,香港人对于命运愈发担忧。对共产国家的可怕想像浮出水面。“旺角可能要换换名字”、“硬币上那尊容变烈士铜像”、“人民如潮涌”......这些在97后的前25年看来是十分无谓的想象,但这一切在后25年有可能纷纷变成预言。

接受大陆教育,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以为香港人是真心实意地渴求回归,但那些年一连串香港歌曲,对97的担忧简直跃然纸上。从许冠杰的创作就能了解一二。

“香港是我心,一颗不变心,实在极不愿,移民外国做二等公民”
——《香港是我心》


“1997香港就冇有使怕,实行住原宿开间sushi bar”
——《日本娃娃》


“一九九七,阿弥陀佛“
——《话知你九七》


虽然歌词正面,但听多几次就能明白作者极力抚平香港人97前不安的用意。他们为什么要移民、告诉自己不要怕、求神拜佛?如果你相信香港人当时一心摆脱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那这种情绪实在是难以理解。

虽然罗大佑是一个有大中华情怀的人,但他不总是站在一个想象中的大中华共同体创作。他既祝福香港,也亲身了解过香港人对回归的种种不安,才创作出《皇后大道东》。今天,被现实验证的歌词越多,越能证明罗大佑当年的创作并不离地。

最近听说张学友表达祝福时没有加上“中国”,又被猎巫人怀疑是“港独”。这也是一种颇有趣的现象。在今天,港台明星必须得像王祖蓝、曾志伟、谭咏麟那样五体投地跪舔中国市场。像张学友这样话总说一半不说尽,反而像个阴阳人。(其实张学友胆子很小,绝非公开跳反之辈,看看他在疫情之初“不添乱”的发言就懂了)。但是像许冠杰、罗大佑这样不作政治表态,低调挣钱的人,反而少被要求作政治表态。
#呓语
168 viewsedited  03:38
打开/如何
2022-07-02 06:00:45 东方之珠

小学音乐课还教唱过《东方之珠》。老师示范的时候播放了一个视频,当时的mv还有点怪怪的,画面中是一个长发帅男,在黄昏颜色的香港拍的一段段慢动作短片,很有90年代香港流行曲mv的味道。帅男长发飘逸,反而有一种爱情歌曲mv的味道,逗得当时对爱情懵懵懂懂的同学们哈哈大笑。

几年前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罗大佑写出了《东方之珠》,又写出了《皇后大道东》?能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自然是因为《东方之珠》经过多年的宣传被官方承认,拥有了“赞歌”的编制。表达殖民地的过去与迷惘前途的《皇后大道东》却一直被消解,最终遭到彻底封杀。

80年代,许多港台人都有大中华主义情结,罗大佑也不例外。但大部分大陆人只看到那一代港台歌手、填词人的大中华精神,而看不到他们背后的坚持。罗大佑经历过国民党政府在台湾的残酷统治,自身有一定的反思和反叛精神。他的另一首作品《明天会更好》便是在一众艺人的要求下,才将原本阴暗无比的歌词赋予了正能量,否则这首歌根本无法传唱这么广泛。
《东方之珠》虽是称颂香港,它所站的角度却不如大陆人想象的那样,如《七子之歌》这样臆想出一个被拐卖的游子,强烈抒发回归心愿。

此歌发行于1986年,彼时《中英联合声明》已经签署。歌中“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这两句歌词是大陆人最能理解的部分,即“五千年历史”和“黄种人”,这口径在大陆和台湾都被保留下来。除此以外,《东方之珠》呈现的无一不是一个外人对香港未来的祝福。“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整夜未眠”、“让我温暖你那苍凉的胸膛”、“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这几句都在讲述香港创伤的过去与当时辉煌的成就,诉说作者对香港未来的关爱和祝福,个中其实流露了淡淡的对未来的不确定。

当然1986年大陆并未发生天安门事件,彼时中港台十分同心。不难想象罗大佑此刻的心情更多是祝福。这首歌的情绪非常个人,歌词的感情拿捏得很好,其感情比《七子之歌》更加成熟。

这使得《东方之珠》既可以作为献礼歌曲(且看今年一众求财港星的表演),也可以演绎得十分忧伤。比如昨天推送的由武汉朋克乐队生命之饼演绎的版本,背景配上中国传统的笛子和苏格兰风笛,mv使用昔日香港的黑白片段,更加突出“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的沧桑感。

而到了1989年后,许多港台艺人失去了80年代那积极奋发的热情,是转向不安和迷惘。邓丽君用自己孱弱的手臂,螳臂当车地呼吁大陆民主;梅艳芳拿出侠女的义气,在黄雀行动中帮助学生逃亡海外。罗大佑对香港前景的看法也开始转向迷茫......

(待续)

#呓语
133 viewsedited  03:00
打开/如何
2022-07-01 05:34:25 不是我真姓

小时候音乐课会教《七子之歌》,当时听起来的感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有一阵“爹味”。“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一系列诗歌文采是有,但逻辑简直狗屁不通,无非尽是抒发民族主义情绪云云。如果你的伴侣另觅新欢,而你还在想“她的心仍在我这!”这无疑是一种意淫。再者,澳门原来的灵魂是什么,香港原来的灵魂是什么?

假设真的有一颗“香港之心”在英国接收前偷偷转移到大陆,一百多年后终于可以把这颗心完璧归赵,把香港的精神reverse到1840前的新安县。看见景象的会是:一切归为农田,商人纷纷离开,大海重新封闭。失去生计的平民无以为生,便走到海上,成为四海为家的海盗。

#呓语
107 viewsedited  02:34
打开/如何
2022-07-01 03:43:50 #纵贯线 #皇后大道东



109 views00:43
打开/如何
2022-07-01 03:39:03 #生命之饼 #东方之珠



124 viewsedited  00:39
打开/如何
2022-06-25 03:58:43 借高考放榜日再来说一句

那一年高考放榜这天击碎了我过去十多年来的许多错误观念,其中最大一个就是:分数真的等于一切。

感谢我高考没有考好,不然这些死观念还挺难击碎的。

1

我曾经认为读书好=挣的钱多,但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不是如此。有许多读大专甚至中专的人挣的钱都比我多,因为他们学习了容易挣钱的技能,比如编程。

在我读书的时候,我生活基本无忧无虑,因为只要考试好的分数顺手拈来,就没有人指责我在学习方面不努力了。而走出象牙塔后,我发现再怎么努力都挣不够其他人期待我要拥有的财富。

而这时候就会有人说“你要是当年考得好/你要是读个研”不就行了?

挣钱这件事有时候也没有那么难,只是我们把它和学历挂钩得太厉害了。

2

我曾经又认为读书好,自然就能有异性喜欢。不过这件事很早就已经破除了。但在我国的观念里,如果你年纪轻轻就开始重视个人形象,那你一定是个不上进的人。

这导致我到今天都不太重视个人形象。

3

接下来可以说是最有害的观念:我曾经认为和成绩比我差的人交朋友很丢人。

长辈十有八九会教训你,要和成绩比你好的人玩耍,不要老是交成绩不好的朋友。哪怕他们不是很在乎这个,多少还是会说两句“为什么我家孩子不去和那个成绩超好的人做朋友呢?”

但我这个人在交友方面几乎是来者不拒的那种,总是和“优秀”的人没有共同话题,而且我总是发现那些成绩不如我的人更通情达理,更会热情对待我。

这件事在我小时候一度让我很疑惑。

初中的时候借了一本《亮剑》的小说来读。一天,一个街溜子同学看到了,让我借给他看,我不敢不借。借了我又想:他会不会不还呢?后来发现,他居然很准时地还了。

我把他们想得太坏。

现在,我也总是联系那些初中时没考上大学的同学一起出来吃个饭。

他们告诉我每个人都能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位置、体面的工作,考试不好不是世界末日。

4

昨天听说一个故事,一位朋友的侄儿要作为少先队入队代表演讲,结果他怎么都背不下演讲词。家长就怒了:这连傻子都能背下来!

这些经历有必要记下来,防止后面要当家长的人继续犯错。
177 viewsedited  00:58
打开/如何